無所得而有差別
【經】卷87〈一心具萬行品 76〉:
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若無所得法即是道、即是果、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云何有菩薩初地乃至十地?云何有無生忍法?云何有報得神通?云何有報得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住是果報法中能成就眾生、能淨佛國土及供養諸佛衣服、飲食、香、華、瓔珞、房舍、臥具、燈燭、種種資生所須之具,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不斷是福德?乃至般涅槃後舍利及弟子得供養,爾乃滅盡?」
佛告須菩提:「以諸法無所得相故,得菩薩初地乃至十地,有報得五神通、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、成就眾生、淨佛國土,亦以善根因緣故,能利益眾生,乃至般涅槃後舍利及弟子得供養。」
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若諸法無所得相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、諸神通,有何差別?」
佛告須菩提:「無所得法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、神通無有差別。以眾生著布施乃至神通故分別說。
「世尊!云何無所得法布施乃至神通無差別?」
「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,不得布施,施者、受者皆不可得而行布施,不得戒而持戒,不得忍而行忍,不得精進而行精進,不得禪而行禪,不得智慧而行智慧;不得神通而行神通;不得四念處而行四念處,乃至不得八聖道分而行八聖道分;不得空三昧、無相、無作三昧而行空、無相、無作三昧;不得眾生而成就眾生,不得佛國土而淨佛國土;不得諸佛法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無所得般若波羅蜜!菩薩摩訶薩行是無所得般若波羅蜜時,魔、若魔天不能破壞。」
\n【論】
須菩提白佛:「若無所有即是道,云何有十地等諸菩薩法?」如經廣說。
問曰:
此事佛已先答,所謂「若法空,菩薩見何事故發心?」今言:「若法空,云何有初地等?」佛皆以空答,今須菩提何以更問?
答曰:
以眾生著心難解故更問。是眾中,有新發意菩薩,聞是諸法實相空,即生著心,佛破其著,亦著所破法。須菩提為是人故更問。
佛答須菩提:「以無所得故有初地,乃至般涅槃後舍利得供養。」有所著中,不可說初地及諸功德。
亦以無所得因緣故,從布施乃至諸神通,無有差別,無有差別故不應難!
佛答:「菩薩從初發心已來,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寂滅相,布施畢竟空,所謂不得施者、受者、財物而行布施,如是布施中無有分別;乃至不得菩提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亦如是。是名菩薩行無所得般若波羅蜜。行是無所得般若波羅蜜,魔、若魔天不能破壞。」
\n【相關】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、無分別故有三乘
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若無所得法即是道、即是果、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云何有菩薩初地乃至十地?云何有無生忍法?云何有報得神通?云何有報得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住是果報法中能成就眾生、能淨佛國土及供養諸佛衣服、飲食、香、華、瓔珞、房舍、臥具、燈燭、種種資生所須之具,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不斷是福德?乃至般涅槃後舍利及弟子得供養,爾乃滅盡?」
佛告須菩提:「以諸法無所得相故,得菩薩初地乃至十地,有報得五神通、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、成就眾生、淨佛國土,亦以善根因緣故,能利益眾生,乃至般涅槃後舍利及弟子得供養。」
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若諸法無所得相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、諸神通,有何差別?」
佛告須菩提:「無所得法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、神通無有差別。以眾生著布施乃至神通故分別說。
「世尊!云何無所得法布施乃至神通無差別?」
「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,不得布施,施者、受者皆不可得而行布施,不得戒而持戒,不得忍而行忍,不得精進而行精進,不得禪而行禪,不得智慧而行智慧;不得神通而行神通;不得四念處而行四念處,乃至不得八聖道分而行八聖道分;不得空三昧、無相、無作三昧而行空、無相、無作三昧;不得眾生而成就眾生,不得佛國土而淨佛國土;不得諸佛法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無所得般若波羅蜜!菩薩摩訶薩行是無所得般若波羅蜜時,魔、若魔天不能破壞。」
\n【論】
須菩提白佛:「若無所有即是道,云何有十地等諸菩薩法?」如經廣說。
問曰:
此事佛已先答,所謂「若法空,菩薩見何事故發心?」今言:「若法空,云何有初地等?」佛皆以空答,今須菩提何以更問?
答曰:
以眾生著心難解故更問。是眾中,有新發意菩薩,聞是諸法實相空,即生著心,佛破其著,亦著所破法。須菩提為是人故更問。
佛答須菩提:「以無所得故有初地,乃至般涅槃後舍利得供養。」有所著中,不可說初地及諸功德。
亦以無所得因緣故,從布施乃至諸神通,無有差別,無有差別故不應難!
佛答:「菩薩從初發心已來,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寂滅相,布施畢竟空,所謂不得施者、受者、財物而行布施,如是布施中無有分別;乃至不得菩提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亦如是。是名菩薩行無所得般若波羅蜜。行是無所得般若波羅蜜,魔、若魔天不能破壞。」
\n【相關】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、無分別故有三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