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20〈序品 1〉:
「捨」名捨三種心,但念眾生不憎不愛。(中略)
修捨心,為除眾生中愛憎故。(中略)
問曰:
悲心中取受苦人相,喜心中取受喜人相,捨心中取何等相?
答曰:
取受不苦不樂人相,行者以是心漸漸增廣,盡見一切受不苦不樂。
問曰:
是三種心中,應有福德,是捨心於眾生不苦不樂,有何等饒益?
答曰:
行者作是念:「一切眾生離樂時得苦,苦時即是苦,得不苦不樂則安隱」,以是饒益。行者行慈、喜心,或時貪著心生;行悲心,或時憂愁心生;以是貪憂故心亂,入是捨心,除此貪憂,貪憂除故名為捨心。
\n【菩薩】
菩薩捨心\n【屬於】
四無量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