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供養
【論】卷5〈序品 1〉: 若有人,如恒河沙等劫眾生,讚歎、供養衣食、臥具、醫藥、華香、瓔珞,得忍菩薩其心不動,不喜不著。知種種供養恭敬,是皆無常;今有因緣故,來讚歎供養;後更有異因緣則瞋恚,若打若殺,是故不喜。 復次,菩薩作是念:「以我有功德智慧故,來讚歎供養;是為讚歎功德,非讚我也,我何以喜?」 復次,是人自求果報故,於我所作因緣,供養我作功德;譬如人種穀,溉灌修理,地亦不喜。 復次,若人供養我,我若喜受者,我福德則薄,他人得福亦少,以是故不喜。 復次,菩薩觀一切法如夢如響,誰讚誰喜?我於三界中未得脫,諸漏未盡,未得佛道,云何得讚而喜?若應喜者,唯佛一人;何以故?一切功德都已滿故。 是故菩薩得種種讚歎、供養、供給,心不生喜。
【論】卷14〈序品 1〉: 問曰: 云何恭敬、供養,名之為忍? 答曰: 有二種結使:一者、屬愛結使,二者、屬恚結使。 恭敬、供養雖不生恚,令心愛著,是名軟賊。是故於此應當自忍,不著不愛。 云何能忍?觀其無常,是結使生處。如佛所說:「利養瘡深,譬如斷皮至肉,斷肉至骨,斷骨至髓。人著利養,則破持戒皮,斷禪定肉,破智慧骨,失微妙善心髓。」
提婆達多身有三十相,而不能忍伏其心,為供養利故,而作大罪,生入地獄。 (中略:提婆達多不能忍供養) 以是故言利養瘡深,破皮至髓,應當除却愛供養人心。 是為菩薩忍,心不愛著供養、恭敬人。
復次,供養有三種 (中略:忍三種供養)
問曰: 人未得道,衣食為急,云何方便能得忍,心不著、不愛給施之人? 答曰: 以智慧力,觀無常相、苦相、無我相,心常厭患。譬如罪人臨當受戮,雖復美味在前,家室勸喻,以憂死故,雖飲食餚膳,不覺滋味;行者亦爾,常觀無常相、苦相,雖得供養,心亦不著。 又如麞鹿為虎搏逐,追之不捨,雖得好草、美水飲食,心無染著;行者亦爾,常為無常虎逐不捨須臾,思惟厭患,雖得美味,亦不染著。 是故行者於供養人中,心得自忍。 \{\{738815D9.jpg\}\} 【相關】名聞利養 【陀羅尼】入音聲陀羅尼 【屬於】生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