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道

【論】卷17〈序品 1〉:   諸餘外道,雖入禪定,心不安隱,不知諸法實故,著禪味。(中略)   復次,外道、聲聞、菩薩皆得禪定。而外道禪中有三種患:或味著,或邪見,或憍慢;

【論】卷18〈序品 1〉:   三乘是實智慧,餘者皆是虛妄,菩薩雖知而不專行。如除摩梨山,一切無出栴檀木;若餘處或有好語,皆從佛法中得。自非佛法,初聞似好,久則不妙。譬如牛乳、驢乳,其色雖同;牛乳攢則成酥,驢乳攢則成尿。   佛法語及外道語,不殺、不盜、慈愍眾生、攝心、離欲、觀空雖同;然外道語初雖似妙,窮盡所歸,則為虛誑。   一切外道皆著我見;若實有我,應墮二種:若壞相,若不壞相。若壞相,應如牛皮;若不壞相,應如虛空。此二處無殺罪,無不殺福。若如虛空,雨露不能潤,風熱不能乾,是則墮常相。若常者,苦不能惱,樂不能悅;若不受苦、樂,不應避禍就福。若如牛皮,則為風雨所壞,若壞則墮無常,若無常則無罪、福。外道語若實如是,何有不殺為福、殺生為罪?

問曰:   外道戒福,所失如是,其禪定、智慧復云何? 答曰:   外道以我心逐禪故,多愛、見、慢故,不捨一切法故,無有實智慧。

問曰:   汝言「外道觀空」,觀空則捨一切法,云何言「不捨一切法故,無有實智慧」? 答曰:   外道雖觀空而取空相,雖知諸法空而不自知我空,愛著觀空智慧故。

問曰:   外道有無想定,心心數法都滅;都滅故,無有取相愛著智慧咎! 答曰:   無想定力,強令心滅,非實智慧力。又於此中生涅槃想,不知是和合作法,以是故墮顛倒中!是中心雖暫滅,得因緣還生。譬如人無夢睡時,心想不行,悟則還有。

問曰:   無想定其失如是,更有非有想非無想定,是中無一切妄想,亦不如強作無想定滅想,是中以智慧力故無想! 答曰:   是中有想,細微故不覺。若無想,佛弟子復何緣更求實智慧?佛法中,是非有想非無想中識,依四眾住;是四眾屬因緣故無常,無常故苦,無常苦故空,空故無我,空無我故可捨。汝等愛著智慧故,不得涅槃。譬如尺蠖,屈安後足,然後進前足;所緣盡,無復進處而還。外道依止初禪,捨下地欲,乃至依非有想非無想處,捨無所有處;上無所復依,故不能捨非有想非無想處。以更無依處,恐懼失我,畏墮無所得中故。

  復次,外道經中有聽殺、盜、婬、妄語、飲酒;言為天祠呪殺無罪;為行道故,若遭急難,欲自全身而殺小人無罪。   又有急難為行道故,除金,餘者得盜取以自全濟,後當除此殃罪。   除師婦、國王夫人、善知識妻、童女,餘者逼迫急難,得邪婬。   為師及父母,為身、為牛、為媒故,聽妄語。   寒鄉,聽飲石蜜酒;天祠中,或聽嘗一渧、二渧酒。

  佛法中則不然!於一切眾生慈心等視,乃至蟻子亦不奪命,何況殺人!   一針一縷不取,何況多物!   無主婬女不以指觸,何況人之婦女!   戲笑不得妄語,何況故作妄語!   一切酒,一切時常不得飲,何況寒鄉、天祠!   汝等外道與佛法懸殊,有若天地!

  汝等外道法,是生諸煩惱處;佛法則是滅諸煩惱處,是為大異。 \{\{CEDE3746.jpg\}\}

【論】卷40〈往生品 4〉:   諸外道於此神通,有二事錯:   一者、起吾我心,我能起此事而生憍慢;二者、著是神通,譬如貪人著寶;以是故外道神通,不及聖人神通。

【見】種種見世性 【行為】戒取遶佛而去 【出家】梵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