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阿羅漢般若因緣
【論】卷11〈序品 1〉:
問曰:
般若波羅蜜,是菩薩摩訶薩法,佛何以故告舍利弗而不告菩薩?
答曰:
舍利弗於一切弟子中,智慧最第一,如佛偈說:\n 「一切眾生智, 唯除佛世尊;\n 欲比舍利弗, 智慧及多聞,\n 於十六分中, 猶尚不及一。」(中略)

問曰:
若爾者,何以初少為舍利弗說,後多為須菩提說?若以智慧第一故應為多說,復何以為須菩提說?
答曰:
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;須菩提於弟子中,得無諍三昧最第一。無諍三昧相,常觀眾生不令心惱,多行憐愍。諸菩薩者,弘大誓願以度眾生,憐愍相同,是故命說。(中略)
復次,佛以眾生信敬阿羅漢諸漏已盡,命之為說,眾得淨信故。諸菩薩漏未盡,若以為證諸人不信。以是故,與舍利弗、須菩提,共說般若波羅蜜。
\n【論】卷40〈舌相品 6〉:
問曰:
舍利弗智慧第一,竟何所少,而復命須菩提?
答曰:
佛弟子眾多,一人說已,次命一人;譬如王者,群臣眾多,次第共語。
問曰:
若爾者,目連、迦葉等甚多,何以不次第皆與語?
答曰:
此經名智慧,舍利弗智慧第一,是故問。
須菩提雖有種種因緣,以二因緣大故;一者、好行無諍定,常慈悲眾生,雖不能廣度眾生,而常助菩薩,以菩薩事問佛;二者、好深行空法,是般若中多說空法——是故命須菩提說。

\n【論】卷41〈三假品 7〉:
問曰:
佛既不自說,諸菩薩摩訶薩福德智慧利根,勝諸聲聞,何以故命須菩提令說?
答曰:
先「舌相」中,已有二因緣故,使須菩提說。
復次,佛威德尊重,畏敬心故,不敢問佛,畏不自盡。
復次,佛知眾中心所疑,眾人敬難佛故,不敢發問。所以者何?眾生見佛身過須彌山,舌覆三千大千世界,身出種種無量光明。是時眾會,心皆驚怖,不敢發問,各各自念:「我當云何從佛聞法?」以是故,佛命須菩提,令為眾人說法;言「汝所說者,皆是佛力」,如經中說。
復次,般若波羅蜜有二種:一者、共聲聞、菩薩合說;二者、但與諸法身菩薩說。為雜說故,命須菩提為首,及彌勒、舍利弗、釋提桓因。

\n【相關】承佛力說般若,聲聞問菩薩事\n【須菩提】須菩提巧說空
問曰:
般若波羅蜜,是菩薩摩訶薩法,佛何以故告舍利弗而不告菩薩?
答曰:
舍利弗於一切弟子中,智慧最第一,如佛偈說:\n 「一切眾生智, 唯除佛世尊;\n 欲比舍利弗, 智慧及多聞,\n 於十六分中, 猶尚不及一。」(中略)

問曰:
若爾者,何以初少為舍利弗說,後多為須菩提說?若以智慧第一故應為多說,復何以為須菩提說?
答曰:
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;須菩提於弟子中,得無諍三昧最第一。無諍三昧相,常觀眾生不令心惱,多行憐愍。諸菩薩者,弘大誓願以度眾生,憐愍相同,是故命說。(中略)
復次,佛以眾生信敬阿羅漢諸漏已盡,命之為說,眾得淨信故。諸菩薩漏未盡,若以為證諸人不信。以是故,與舍利弗、須菩提,共說般若波羅蜜。
\n【論】卷40〈舌相品 6〉:
問曰:
舍利弗智慧第一,竟何所少,而復命須菩提?
答曰:
佛弟子眾多,一人說已,次命一人;譬如王者,群臣眾多,次第共語。
問曰:
若爾者,目連、迦葉等甚多,何以不次第皆與語?
答曰:
此經名智慧,舍利弗智慧第一,是故問。
須菩提雖有種種因緣,以二因緣大故;一者、好行無諍定,常慈悲眾生,雖不能廣度眾生,而常助菩薩,以菩薩事問佛;二者、好深行空法,是般若中多說空法——是故命須菩提說。

\n【論】卷41〈三假品 7〉:
問曰:
佛既不自說,諸菩薩摩訶薩福德智慧利根,勝諸聲聞,何以故命須菩提令說?
答曰:
先「舌相」中,已有二因緣故,使須菩提說。
復次,佛威德尊重,畏敬心故,不敢問佛,畏不自盡。
復次,佛知眾中心所疑,眾人敬難佛故,不敢發問。所以者何?眾生見佛身過須彌山,舌覆三千大千世界,身出種種無量光明。是時眾會,心皆驚怖,不敢發問,各各自念:「我當云何從佛聞法?」以是故,佛命須菩提,令為眾人說法;言「汝所說者,皆是佛力」,如經中說。
復次,般若波羅蜜有二種:一者、共聲聞、菩薩合說;二者、但與諸法身菩薩說。為雜說故,命須菩提為首,及彌勒、舍利弗、釋提桓因。

\n【相關】承佛力說般若,聲聞問菩薩事\n【須菩提】須菩提巧說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