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七品略廣

【論】卷19〈序品 1〉: 問曰:   四念處則能具足得道,何以說三十七?若汝以略說故四念處,廣說故三十七,此則不然!何以故?若廣應無量!

答曰:   四念處雖具足能得道,亦應說四正懃等諸法。何以故?眾生心種種不同,結使亦種種,所樂所解法亦種種。佛法雖一實一相,為眾生故,於十二部經,八萬四千法聚,作是分別說。若不爾,初轉法輪說四諦則足,不須餘法。以有眾生厭苦著樂,為是眾生故說四諦。   身心等諸法皆是苦,無有樂;是苦因緣,由愛等諸煩惱;是苦所盡處,名涅槃;方便至涅槃,是為道。有眾生多念,亂心顛倒故,著此身、受、心、法中作邪行,為是人故說四念處。如是等諸道法,各各為眾生說。   譬如藥師,不得以一藥治眾病;眾病不同,藥亦不一。佛亦如是,隨眾生心病種種,以眾藥治之。或說一法度眾生。如佛告一比丘:「非汝物莫取!」比丘言:「知已!世尊!」佛言:「云何知?」比丘言:「諸法非我物,不應取。」或以二法度眾生:定及慧;或以三法:戒、定、慧;或以四法:四念處。是故四念處雖可得道,餘法行異,分別多少異,觀亦異,以是故應說四正懃等諸餘法。   復次,諸菩薩摩訶薩信力大故,為度一切眾生故,是中佛為一時說三十七品;若說異法道門,十想等皆攝在三十七品中。是三十七品,眾藥和合,足療一切眾生病,是故不用多說。如佛雖有無量力,但說十力,於度眾生事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