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】卷35〈报应品 2〉: “舍利弗!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,增益六波罗蜜时,诸善男子、善女人各各欢喜,意念言:‘我等当为是人作父母、妻子、亲族、知识。’”
【论】 善男子、善女人,自知福薄,智慧鲜少;习近菩萨,欲求过度。譬如沈石虽重,依船得度。 又善男子、善女人,闻菩萨不从一世、二世而得成道,无央数世往来生死;便作是念:“我当与为因缘。” 复次,菩萨积德厚故,在所生处,众生皆来敬仰菩萨,以蒙利益重故。若见菩萨舍寿,则生是愿:“我当与菩萨作父母、妻子、眷属。”所以者何?知习近善人,增益功德故;譬如积集众香,香气转多。 如菩萨先世为国王太子,见阎浮提人贫穷,欲求如意珠,入于大海,至龙王宫。龙见太子威德殊妙,即起迎逆,延前供养,而问之言:“何能远来?”太子答曰:“我怜阎浮提众生故,欲求如意宝珠以饶益之!”龙言:“能住我宫,受供一月,当以相与!”太子即住一月,为龙王赞叹多闻,龙即与珠;是如意珠,能雨一由旬。龙言:“太子有相,不久作佛,我当作多闻第一弟子。”时,太子复至一龙宫得珠,雨二由旬,二月赞叹神通力。龙言:“太子作佛不久,我当作神足第一弟子。”复至一龙宫得珠,雨三由旬,三月赞叹智慧。龙言:“太子作佛不久,我当作智慧第一弟子。”诸龙与珠已,言:“尽汝寿命,珠当还我。”菩萨许之。太子得珠,至阎浮提;一珠能雨饮食,一珠能雨衣服,一珠能雨七宝,利益众生。 又如须摩提菩萨,见燃灯佛,从须罗娑女买五茎花,不肯与之;即以五百金钱得五茎花,女犹不与,而要之言:“愿我世世常为君妻,当以相与!”菩萨以供养佛故,即便许之。 又妙光菩萨,长者女见其身有二十八相,生爱敬心,住在门下。(中略) 故知善男子、善女人,世世愿为菩萨父母、妻子、眷属。
【相关】菩萨求如意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