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瞋恚盖

【论】卷17〈序品 1〉:   瞋恚盖者,失诸善法之本,堕诸恶道之因,诸乐之怨家,善心之大贼,种种恶口之府藏。如佛教瞋弟子偈言:  “汝当知思惟,  受身及处胎,   秽恶之幽苦,  既生之艰难!   既思得此意,  而复不灭瞋,   则当知此辈,  则是无心人!   若无罪报果,  亦无诸呵责,   犹当应慈忍,  何况苦果剧!   当观老病死,  一切无免者;   当起慈悲心,  云何恶加物?   众生相怨贼,  斫刺受苦毒;   云何修善人,  而复加恼害?   常当行慈悲,  定心修诸善;   不当怀恶意,  侵害于一切!   若勤修道法,  恼害则不行,   善恶势不并,  如水火相背。   瞋恚来覆心,  不知别好丑,   亦不识利害,  不知畏恶道。   不计他苦恼,  不觉身心疲,   先自受苦因,  然后及他人。   若欲灭瞋恚,  当思惟慈心,   独处自清闲,  息事灭因缘。   当畏老病死,  九种瞋恼除,   如是思惟慈,  则得灭瞋毒!”   如是等种种因缘,除瞋恚盖。

【相关】瞋恚 【属于】除五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