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20〈序品 1〉: 四禅有二种:一者、净禅,二者、无漏禅。云何名净禅?有漏善五众是;云何名无漏?无漏五众。是四禅中所摄。 身、口业是色法,余残非色法。一切不可见,无对。 或有漏,或无漏:有漏者,善有漏五众;无漏者,无漏五众;皆是有为。有漏者色界系,无漏者不系。 禅摄身业、口业,及心不相应诸行,是非心,非心数法,非心相应;禅摄受众、想众,及相应行众,是心数法,亦心相应;禅摄心、意、识,但心。
四禅或有随心行非受相应,或受相应非随心行,或随心行亦受相应,或非随心行非受相应。随心行非受相应者,四禅摄身业、口业,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,及受。受相应非随心行者,四禅摄心意识。随心行亦受相应者,四禅摄想众及相应行众。非随心行亦非受相应者,除四禅中摄随心行,心不相应诸行,余残心不相应诸行。 想、行相应,亦如是。
是四禅中,三禅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。 初禅,或有随觉行非观相应,或观相应非随觉行,或有随觉行亦观相应,或有非随觉行非观相应。随觉行非观相应者,初禅摄身业、口业,及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,及观。观相应非随觉行者,谓觉。 随觉行亦观相应者,觉观相应诸心心数法。 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者,除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,余残心不相应诸行。
四禅皆有因缘,亦与因缘。四禅中: 初禅,或次第非与次第缘,或次第亦与次第缘,或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。 次第非与次第缘者,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。次第亦与次第缘者,过去、现在心心数法。非次第亦不与次第缘者,除未来世欲生心心数法,余残未来世中心心数法,身业、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。 第二、第三禅亦如是。 第四禅,次第不与次第缘者,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,及无想定若生、若欲生。次第亦与次第缘者,过去、现在心心数法。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者,除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,余残未来世心心数法;除心次第心不相应诸行,余残心不相应诸行,及身业、口业。
四禅中摄身业、口业,及心不相应诸行,与缘非缘;余残亦缘亦与缘。 是四禅亦增上缘,亦与增上缘。 如是等,《阿毘昙》分中广分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