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般若因缘

【论】卷1〈序品 1〉: 问曰:   佛以何因缘故,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?诸佛法不以无事及小因缘而自发言;譬如须弥山王不以无事及小因缘而动。今有何等大因缘故,佛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?

答曰:   ⑴佛于三藏中,广引种种诸喻,为声闻说法,不说菩萨道。唯《中阿含.本末经》中,佛记弥勒菩萨:“汝当来世,当得作佛,号字弥勒”;亦不说种种菩萨行。佛今欲为弥勒等广说诸菩萨行,是故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

  ⑵复次,有菩萨修念佛三昧,佛为彼等欲令于此三昧得增益故,说《般若波罗蜜经》。如《般若波罗蜜.初品》中说:“佛现神足,放金色光明,遍照十方恒河沙等世界,示现大身,清净光明,种种妙色满虚空中。佛在众中,端正殊妙,无能及者。譬如须弥山王,处于大海。”诸菩萨见佛神变,于念佛三昧,倍复增益,以是事故,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

  ⑶复次,菩萨初生时,放大光明,普遍十方,行至七步,四顾观察,作师子吼而说偈言:  “我生胎分尽,  是最末后身;   我已得解脱,  当复度众生。”   作是誓已,身渐长大,欲舍亲属,出家修无上道。中夜起观,见诸伎直,后妃婇女,状若臭尸。即命车匿,令被白马,夜半逾城,行十二由旬,到跋伽婆仙人所住林中,以刀剃发,以上妙宝衣,贸麁布僧伽梨。于泥连禅河侧,六年苦行,日食一麻,或食一米等。而自念言:“是处非道!”尔时,菩萨舍苦行处,到菩提树下,坐金刚处。魔王将十八亿万众来坏菩萨,菩萨以智慧功德力故,降魔众已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时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,名式弃,及色界诸天等,释提桓因及欲界诸天等,并四天王,皆诣佛所,劝请世尊初转法轮。亦是菩萨念本所愿,及大慈大悲故,受请说法。诸法甚深者,般若波罗蜜是;以是故佛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

  ⑷复次,有人疑佛不得一切智,所以者何?诸法无量无数,云何一人能知一切法?佛住般若波罗蜜实相清净如虚空,无量无数法中,自发诚言:“我是一切智人,欲断一切众生疑”;以是故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

  ⑸复次,有众生应得度者,以佛大功德智慧无量,难知难解故,为恶师所惑,心没邪法,不入正道。为是辈人,起大慈心,以大悲手授之,令入佛道;是故自现最妙功德,出大神力。如《般若波罗蜜.初品》中说:“佛入三昧王三昧,从三昧起,以天眼观十方世界,举身毛孔皆笑,从其足下千辐轮相,放六百千万亿种种色光明,从足指上至肉髻,处处各放六百千万亿种种色光明,普照十方无量无数如恒沙等诸佛世界,皆令大明。”佛从三昧起欲宣示一切诸法实相,断一切众生疑结故,说《般若波罗蜜经》。

  ⑹复次,有恶邪人,怀嫉妒意,诽谤言:“佛智慧不出于人,但以幻术惑世。”断彼贡高邪慢意故,现无量神力,无量智慧力,于《般若波罗蜜》中,自说:“我神德无量,三界特尊,为一切覆护;若一发恶念,获罪无量;一发净信,受人天乐,必得涅槃果。”

  ⑺复次,欲令人信受法故,言:“我是大师,有十力、四无所畏,安立圣主住处,心得自在,能师子吼,转妙法轮,于一切世界最尊最上。”

  ⑻复次,佛世尊欲令众生欢喜故,说是《般若波罗蜜经》言:“汝等应生大喜!何以故?一切众生入邪见网,为异学恶师所惑,我于一切恶师邪网中得出。十力大师,难可值见,汝今已遇,我随时开发三十七品等诸深法藏,恣汝采取。”

  ⑼复次,一切众生为结使病所烦恼,无始生死已来,无人能治此病者,常为外道恶师所误。我今出世为大医王,集诸法药,汝等当服,是故佛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

  ⑽复次,有人念言:“佛与人同,亦有生死,实受饥渴、寒热、老病苦。”佛欲断彼意故,说是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示言:“我身不可思议,  梵天王等诸天祖父,于恒河沙等劫中,欲思量我身,寻究我声,不能测度,况我智慧三昧?”如偈说:  “诸法实相中,  诸梵天王等,   一切天地主,  迷惑不能了!   此法甚深妙,  无能测量者,   佛出悉开解,  其明如日照。”   又如佛初转法轮时,应时菩萨从他方来,欲量佛身,上过虚空无量佛刹,至华上佛世界,见佛身如故,菩萨说言:  “虚空无有边,  佛功德亦尔;   设欲量其身,  唐劳不能尽!   上过虚空界,  无量诸佛土,   见释师子身,  如故而不异!   佛身如金山,  演出大光明,   相好自庄严,  犹如春华敷。”   如佛身无量,光明、音响亦复无量,戒、定、慧等诸佛功德,皆悉无量。如《密迹经》中三密,此中应广说。

  ⑾复次,佛初生时,堕地行七步,口自发言,言竟便默,如诸婴孩,不行不语,乳𫗦三岁,诸母养育,渐次长大。然佛身无数,过诸世间,为众生故,现如凡人。凡人生时,身分诸根及其意识未成就故,身四威仪:坐、卧、行、住,言谈语默,种种人法,皆悉未了;日月岁过,渐渐习学,能具人法。今佛云何生便能语能行,后更不能?以此致怪!但为此故以方便力,现行人法,如人威仪,令诸众生信于深法。若菩萨生时,便能行能语,世人当作是念:“今见此人,世未曾有,必是天、龙、鬼、神,其所学法,必非我等所及。何以故?我等生死肉身,为结使业所牵,不得自在,如此深法,谁能及之?”以此自绝,不得成贤圣法器。为是人故,于岚毘尼园中生。虽即能至菩提树下成佛,以方便力故,而现作孩童、幼小、年少、成人;于诸时中次第而受嬉戏术艺服御五欲。具足人法。后渐见老、病、死苦,生厌患心,于夜中半,逾城出家,到郁特伽阿罗洛仙人所,现作弟子而不行其法。虽常用神通,自念宿命,迦叶佛时持戒行道,而今现修苦行六年求道。菩萨虽主三千大千世界,而现破魔军,成无上道。   随顺世法故,现是众变。今于《般若波罗蜜》中,现大神通智慧力故。诸人当知佛身无数,过诸世间。

  ⑿复次,有人应可度者,或堕二边;或以无智故,但求身乐;或有为道故,修著苦行。如是人等,于第一义中,失涅槃正道。佛欲拔此二边,令入中道,故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

  ⒀复次,分别生身、法身,供养果报故,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如〈舍利塔品〉中说。

  ⒁复次,欲说阿鞞跋致,阿鞞跋致相故说。又为魔幻、魔事故说。

  ⒂复次,为当来世人,供养般若波罗蜜因缘故;又欲授三乘记别故,说是《般若波罗蜜经》。如佛告阿难:“我涅槃后,此般若波罗蜜当至南方,从南方至西方,后五百岁中当至北方。是中多有信法善男子、善女人,种种华香、璎珞、幢幡、伎乐、灯明、珍宝,以财物供养。若自书,若教人书,若读诵、听说,正忆念、修行,以法供养。是人以是因缘故,受种种世间乐;末后得三乘,入无余涅槃。”如是等观诸品中因缘事故,说《般若波罗蜜经》。

  ⒃复次,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,说是《般若波罗蜜经》。有四种悉檀(中略)   如是等处处经中说第一义悉檀。是义甚深,难见难解;佛欲说是义故,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

  ⒄复次,欲令长爪梵志等大论议师于佛法中生信故,说是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有梵志号名长爪,更有名先尼婆蹉衢多罗,更有名萨遮迦摩揵提等。是等阎浮提大论议师辈言:“一切论可破,一切语可坏,一切执可转故,无有实法可信可恭敬者。”(中略)若长爪梵志不闻般若波罗蜜气分,离四句第一义相应法,小信尚不得,何况得出家道果?佛欲导引如是等大论议师利根人故,说是《般若波罗蜜经》。   (中略:长爪梵志

  ⒅复次,诸佛有二种说法:一者、观人心随可度者;二者、观诸法相。今佛欲说诸法实相故,说是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如说〈相不相品〉中,诸天子问佛:“是般若波罗蜜甚深,云何作相?”佛告诸天子:“空则是相,无相、无作相、无生灭相、无行之相,常不生、如性相、寂灭相等。”

  ⒆复次,有二种说法:一者、诤处,二者、不诤处。诤处,如余经中说;今欲明无诤处故,说是《般若波罗蜜经》。有相、无相,有物、无物,有依、无依,有对、无对,有上、无上,世界、非世界,亦如是。   (中略:无诤

  ⒇复次,余经中多以三种门说诸法,所谓善门,不善门,无记门;今欲说非善门、非不善门、非无记门诸法相故,说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。学法、无学法、非学非无学法;见谛断法、思惟断法、无断法;可见有对,不可见有对、不可见无对;上、中、下法;小、大、无量法;如是等三法门亦如是。

  (21)复次,余经中说四念处,随声闻法门。于是比丘观内身三十六物,除欲贪病;如是观外身,观内外身。今于四念处,欲以异门说般若波罗蜜。如所说:菩萨观内身,于身不生觉观,不得身,以无所得故。如是观外身,观内外身,于身不生觉观,不得身,以无所得故。于身念处中观身而不生身觉观,是事甚难。三念处亦如是。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四禅、四谛等种种四法门,亦如是。   复次,余经中佛说五众,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相;今于是五众欲说异法门故,说《般若波罗蜜经》。如佛告须菩提:“菩萨若观色是常行,不行般若波罗蜜;受、想、行、识是常行,不行般若波罗蜜;色无常行,不行般若波罗蜜;受、想、行、识无常行,不行般若波罗蜜。”五受众、五道,如是等种种五法门亦如是。余六、七、八等,乃至无量法门亦如是。 \{\{92667103.jpg\}\}

【相关】般若为五事 【会众】般若会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