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31〈序品 1〉: 问曰: 凡人所见,虚妄不真,故应空;圣人所得如及法性、真际、涅槃相,应是实法,云何言毕竟皆空? 复次,有为法因缘生,故不实;无为法不从因缘生,故应实,复云何言毕竟空? 答曰:(中略) 汝言“圣人所得法应实”者,以圣人法能灭三毒,非颠倒虚诳,能令众生离老病死苦,得至涅槃。是虽名实,皆从因缘和合生故,先无今有、今有后无故,不可受不可著故,亦空非实。如佛说《筏喻经》:“善法尚应舍,何况不善!” 复次,圣人有为无漏法,从有漏法缘生;有漏法虚妄不实,缘所生法,云何为实? 离有为法,无无为法。如先说:“有为法实相,即是无为法。”(中略)
问曰: 应实有法不空,所以者何?凡夫、圣人所知各异,凡夫所知是虚妄,圣人所知是实。依实圣智故舍虚妄法,不可依虚妄舍虚妄! 答曰: 为破凡夫所知,故名为圣智。若无凡夫法,则无圣法;如无病则无药。是故经言:“离凡夫法更无圣法,凡夫法实性即是圣法。” 复次,圣人于诸法不取相亦不著,是故圣法为真实;凡夫于诸法取相亦著,故以凡夫人法为虚妄。圣人虽用而不取相,不取相故则无定相,如是不应为难!于凡夫地著法分别:是圣法,是凡夫法;若于贤圣地,则无所分别;为断众生病,故言:“是虚、是实。”如说:“佛语非虚非实,非缚非解,不一不异。”是故无所分别,清净如虚空。 复次,若法不悉空,不应说“不戏论为智人相”,亦不应说“不受不著、无所依止、空、无相、无作名为真法”。
【论】卷50〈出到品 21〉: 问曰: 六波罗蜜有道俗,俗可著故可说空;出世间六波罗蜜,三十七品乃至十八不共法,无所著故,何以说空? 答曰: 诸菩萨漏未尽,以福德、智慧力故行是法,或取相爱著故。凡夫法虚妄颠倒,此法从凡夫法边生,云何是实?以是故,佛说是亦空,以喻无相法。
【相关】一切法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