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】卷46〈摩诃衍品 18〉: “云何名檀波罗蜜?须菩提!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,内、外所有布施,共一切众生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用无所得故。须菩提!是名菩萨摩诃萨檀波罗蜜。 “云何名尸罗波罗蜜?须菩提!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,自行十善道,亦教他行十善道,用无所得故,是名菩萨摩诃萨不著尸罗波罗蜜。 “云何名羼提波罗蜜?须菩提!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,自具足忍辱,亦教他行忍辱,用无所得故,是名菩萨摩诃萨羼提波罗蜜。 “云何名毘梨耶波罗蜜?须菩提!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,行五波罗蜜,懃修不息,亦安立一切众生于五波罗蜜,用无所得故,是名菩萨摩诃萨毘梨耶波罗蜜。 “云何名禅波罗蜜?须菩提!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,自以方便入诸禅,不随禅生,亦教他令入诸禅,用无所得故,是名菩萨摩诃萨禅波罗蜜。 “云何名般若波罗蜜?须菩提!菩萨摩诃萨以应萨婆若心,不著一切法,亦观一切法性,用无所得故;亦教他不著一切法,亦观一切法性,用无所得故,是名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。“须菩提!是为菩萨摩诃萨摩诃衍。”
【论】 问曰: 若用有所得集诸善法犹尚为难,何况用无所得! 答曰: 若得是无所得智慧,是时能妨善行,或生邪疑;若不得是无所得智慧,是时无所妨,亦不生邪疑!佛亦不称著心取相行诸善道。何以故?虚诳住世间,终归于尽。若著心修善,破者则易;若著空生悔,还失是道!譬如火起草中,得水则灭;若水中生火,则无物能灭。初习行著心取相菩萨,修福德,如草生火,易可得灭;若体得实相菩萨,以大悲心行众行,难可得破,如水中生火,无能灭者。以是故,虽用无所得心行众行,心亦不弱,不生疑悔。 是名略说六波罗蜜义。广说如“初品”中,一一波罗蜜皆具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