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26〈序品 1〉: “欲无减”者,佛知善法恩故,常欲集诸善法故,欲无减。修习诸善法,心无厌足故,欲无减。譬如一长老比丘目暗,自缝僧伽梨,针𫟃脱;语诸人言:“谁乐欲福德者,为我𫟃针?”尔时,佛现其前语言:“我是乐欲福德无厌足人,持汝针来。”是比丘斐亹见佛光明,又识佛音声,白佛言:“佛无量功德海,皆尽其边底,云何无厌足?”佛告比丘:“功德果报甚深,无有如我知恩分者;我虽复尽其边底,我本以欲心无厌足故得佛,是故今犹不息;虽更无功德可得,我欲心亦不休!”诸天世人惊悟,佛于功德尚无厌足,何况余人!佛为比丘说法,是时肉眼即明,慧眼成就。
问曰: 如佛尝断一切善法中欲,今云何言“欲无减”? 答曰: 言“断一切善法中欲”者,是未得欲得、得已欲增;佛无如是欲。佛一切功德具足,无不得者,亦无增益。今言“欲”者,如先说:佛虽具得一切功德,欲心犹不息。譬如马宝虽到至处,去心不息,至死不已;佛宝亦如是。又如劫尽大火,烧三千大千世界悉尽,火势故不息;佛智慧火亦如是,烧一切烦恼,照诸法已,智慧相应欲亦不尽。 复次,佛虽一切善法功德满足,众生未尽故,欲度不息。
问曰: 若佛欲度众生未息,何以入涅槃? 答曰: 度众生有二种:或有现前得度,或有灭后得度。如《法华经》中说:“药师为诸子合药,与之而舍”,是故入涅槃。 复次,有众生钝根德薄故,不能成大事,但可种福德因缘,是故入涅槃。
问曰: 佛灭度后,亦有得阿罗汉者,何以言但可种福德因缘? 答曰: 虽有得阿罗汉者,少不足言;如佛一说法时,十方无量阿僧祇众生得道佛灭度后不尔。譬如大国征伐虽少有所得,不名为得。以是故,虽众生未尽而入涅槃。
复次,《摩诃衍首楞严经》中说:“佛于庄严世界,寿七百阿僧祇劫,度脱众生。”以是故说佛欲无减。
【属于】十八不共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