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2〈序品 1〉: 如《放牛譬喻经》中说: 摩伽陀国王频婆娑罗,请佛三月,及五百弟子。王须新乳酪酥供养佛及比丘僧,语诸放牛人,来近处住,日日送新乳酪酥。竟三月,王怜愍此放牛人,语言:“汝往见佛,还出放牛。”诸放牛人往诣佛所,于道中自共论言:“我等闻人说佛是一切智人,我等是下劣小人,何能别知实有一切智人!”诸婆罗门喜好酥酪故,常来往诸放牛人所作亲厚,放牛人由是闻婆罗门种种经书名字。故言:“四违陀经中治病法、斗战法、星宿法、祠天法、歌舞、论议难问法,如是等六十四种世间伎艺,净饭王子广学多闻,若知此事不足为难。其从生已来不放牛,我等以放牛秘法问之,若能解者,实是一切智人。” 作是论已,前入竹园,见佛光明照于林间。进前觅佛,见坐树下,状似金山,如酥投火,其炎大明,有似融金,散竹林间上,紫金光色,视之无厌,心大欢喜,自相谓言: “今此释师子, 一切智有无, 见之无不喜, 此事亦已足。 光明第一照, 颜貌甚贵重, 身相威德备, 与佛名相称。 相相皆分明, 威神亦满足, 福德自缠络, 见者无不爱; 圆光身处中, 观者无厌足! 若有一切智, 必有是功德。 一切诸彩画, 宝饰庄严像, 欲比此妙身, 不可以为喻! 能满诸观者, 令得第一乐, 见之发净信, 必是一切智!” 如是思惟已,礼佛而坐;问佛言:“放牛人有几法成就,能令牛群番息?有几法不成就,令牛群不增,不得安隐?” 佛答言:“有十一法,放牛人能令牛群番息。何等十一?知色,知相,知刮刷,知覆疮,知作烟,知好道,知牛所宜处,知好度济,知安隐处,知留乳,知养牛主。若放牛人知此十一法,能令牛群番息;比丘亦如是,知十一法能增长善法。 “云何知色?知黑、白、杂色。比丘亦如是,知一切色皆是四大,四大造。 “云何知相?知牛吉不吉相,与他群合,因相则识。比丘亦如是,见善业相,知是智人;见恶业相,知是愚人。 “云何刮刷?为诸虫饮血,则增长诸疮;刮刷则除害。比丘亦如是,恶邪觉观虫饮善根血,增长心疮;除则安隐。 “云何覆疮?若衣若草叶以防蚊虻恶刺。比丘亦如是,念正观法,覆六情疮,不令烦恼贪欲、瞋恚恶虫刺蕀所伤。 “云何知作烟?除诸蚊虻,牛遥见烟,则来趣向屋舍。比丘亦如是,如所闻而说,除诸结使蚊虻,以说法烟,引众生入于无我实相空舍中。 “云何知道?知牛所行来去好恶道。比丘亦如是,知八圣道能至涅槃,离断常恶道。 “云何知牛所宜处?能令牛番息少病。比丘亦如是,说佛法时,得清净法喜,诸善根增盛。 “云何知济?知易入易度,无波浪恶虫处。比丘亦如是,能至多闻比丘所问法;说法者知前人心利钝、烦恼轻重,令入好济,安隐得度。 “云何知安隐处?知所住处无虎、狼、师子、恶虫、毒兽。比丘亦如是,知四念处,安隐,无烦恼、恶魔、毒兽;比丘入此,则安隐无患。 “云何留乳?犊母爱念犊子故与乳;以留残乳,故犊母欢喜,则犊子不竭,牛主及放牛人,日日有益。比丘亦如是,居士白衣给施衣食,当知节量,不令罄竭,则檀越欢喜,信心不绝,受者无乏。 “云何知养牛主?诸大特牛能守牛群故,应养护,不令羸瘦,饮以麻油,饰以璎珞,标以铁角,摩刷、赞誉称等。比丘亦如是,众僧中有威德大人,护益佛法,摧伏外道,能令八众,得种诸善根;随其所宜,恭敬供养等。” 放牛人闻此语已,如是思惟:“我等所知不过三四事,放牛师辈远不过五六事,今闻此说,叹未曾有!若知此事,余亦皆尔,实是一切智人,无复疑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