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死

【论】卷21〈序品 1〉:   观人初死之日:辞诀言语,息出不反,奄忽已死;室家惊恸,号哭呼天,言说方尔,奄便那去!气灭身冷,无所觉识。此为大畏,无可免处。譬如劫尽,火烧无有遗脱。如说:  “死至无贫富,  无懃修善恶,   无贵亦无贱,  老少无免者。   无祈请可救,  亦无欺诳离,   无捍挌得脱,  一切无免处!”

  死法名为永离恩爱之处,一切有生之所恶者;虽甚恶之,无得脱者。我身不久,必当如是,同于木石,无所别知。我今不应贪著五欲,不觉死至,同于牛羊;牛羊禽兽,虽见死者,跳腾哮吼,不自觉悟。我既得人身,识别好丑,当求甘露不死之法。如说:  “六情身完具,  智鉴亦明利;   而不求道法,  唐受身智慧。   禽兽亦皆知,  欲乐以自恣;   而不知方便,  为道修善事。   既已得人身,  而但自放恣;   不知修善行,  与彼亦何异!   三恶道众生,  不得修道业;   已得此人身,  当勉自益利!”

【论】卷22〈序品 1〉:   “念死”者,有二种死:一者、自死,二者、他因缘死。   是二种死,行者常念:“是身若他不杀、必当自死;如是有为法中,不应弹指顷生信不死心。是身一切时中皆有死,不待老,不应恃是种种忧恼、凶衰身;生心望安隐不死,是心痴人所生。身中四大各各相害,如人持毒蛇箧,云何智人以为安隐?若出气保当还入,入息保出,睡眠保复得还觉,是皆难必!何以故?是身内、外多怨故。”如说:  “或有胎中死,  或有生时死,   或年壮时死,  或老至时死。   亦如果熟时,  种种因缘堕。   当求免离此,  死怨之恶贼。   是贼难可信,  时舍则安隐。   假使大智人,  威德力无上;   无前亦无后,  于今无脱者。   亦无巧辞谢,  无请求得脱;   亦无捍挌处,  可以得免者;   亦非持净戒、  精进可以脱。   死贼无怜愍,  来时无避处!”   是故行者不应于无常危脆命中而信望活

【相关】修死相 【十想】死想 【属于】八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