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14〈序品 1〉: 复次,若有女人来欲娱乐,诳惑菩萨,菩萨是时当自伏心,忍不令起。 如释迦文尼佛在菩提树下,魔王忧愁,遣三玉女:一名乐见,二名悦彼,三名渴爱;来现其身,作种种姿态,欲坏菩萨。菩萨是时心不倾动,目不暂视。三女念言:“人心不同,好爱各异;或有好少,或爱中年,或好长好短,好黑好白,如是众好,各有所爱。”是时三女,各各化作五百美女,一一化女作无量变态,从林中出。譬如黑云,电光暂现,或扬眉顿睫,嫈嫇细视,作众伎乐,种种姿媚,来近菩萨,欲以态身触逼菩萨。尔时,密迹金刚力士瞋目叱之:“此是何人,而汝妖媚敢来触娆!”尔时,密迹说偈呵之: “汝不知天命, 失好而黄髯; 大海水清美, 今日尽苦醎。 汝不知日减, 婆薮诸天堕; 火本为天口, 而今一切啖。” “汝不知此事,敢轻此圣人!” 是时,众女逡巡小退,语菩萨言:“今此众女端严无比,可自娱意,端坐何为?” 菩萨言:“汝等不净,臭秽可恶,去勿妄谈!”菩萨是时,即说偈言: “是身为秽薮, 不净物腐积, 是实为行厕, 何足以乐意!” 女闻此偈,自念:“此人不知我等清净天身而说此偈”,即自变身,还复本形,光曜昱烁,照林树间,作天伎乐,语菩萨言:“我身如是,有何可呵?” 菩萨答言:“时至自知!” 问曰: “此言何谓?” 以偈答言: “诸天园林中, 七宝莲华池, 天人相娱乐, 失时汝自知! 是时见无常, 天人乐皆苦, 汝当厌欲乐, 爱乐正真道!” 女闻偈已,心念:“此人大智无量,天乐清净,犹知其恶,不可当也!”即时灭去。菩萨如是观淫欲乐,能自制心,忍不倾动。
复次,菩萨观欲,种种不净,于诸衰中,女衰最重。刀火、雷电、霹雳、怨家、毒蛇之属,犹可暂近;女人悭妒、瞋谄、妖秽、斗诤、贪嫉,不可亲近。何以故?女子小人,心浅智薄,唯欲是视,不观富贵、智德、名闻,专行欲恶,破人善根。桎梏、枷锁,闭系、囹圄,虽曰难解,是犹易开;女锁系人,染固根深,无智没之,难可得脱。众病之中,女病最重。如佛偈言: “宁以赤铁, 宛转眼中; 不以散心, 邪视女色。 含笑作姿, 㤭慢羞耻; 回面摄眼, 美言妒瞋。 行步妖秽, 以惑于人; 淫罗弥网, 人皆没身。 坐卧行立, 回眄巧媚; 薄智愚人, 为之心醉。 执剑向敌, 是犹可胜; 女贼害人, 是不可禁。 蚖蛇含毒, 犹可手捉; 女情惑人, 是不可触。 有智之人, 所应不视; 若欲观之, 当如母姊。 谛视观之, 不净填积; 淫火不除, 为之烧灭!”
复次,女人相者,若得敬待,则令夫心高;若敬待情舍,则令夫心怖。女人如是,恒以烦恼、忧怖与人,云何可近?亲好乖离,女人之罪;巧察人要,女人之智。大火烧人,是犹可近;清风无形,是亦可捉;蚖蛇含毒,犹亦可触;女人之心,不可得实。何以故?女人之相:不观富贵、端政名闻,智德、族姓,技艺、辩言,亲厚、爱重,都不在心,唯欲是视;譬如蛟龙,不择好丑,唯欲杀人。又复女人不瞻视,忧苦憔悴;给养敬待,㤭奢叵制。
复次,若在善人之中,则自畜心高;无智人中,视之如怨;富贵人中,追之敬爱;贫贱人中,视之如狗。常随欲心,不随功德。 如说: 国王有女,名曰拘牟头。有捕鱼师,名述婆伽,随道而行,遥见王女在高楼上。窗中见面,想像染著,心不暂舍,弥历日月,不能饮食。 母问其故,以情答母:“我见王女,心不能忘!” 母谕儿言:“汝是小人,王女尊贵,不可得也!” 儿言:“我心愿乐,不能暂忘,若不如意,不能活也!” 母为子故,入王宫中,常送肥鱼美肉,以遗王女而不取价。 王女怪而问之:“欲求何愿?” 母白王女:“愿却左右,当以情告;我唯有一子,敬慕王女,情结成病,命不云远;愿垂愍念,赐其生命!” 王女言:“汝去!月十五日,于某甲天祠中,住天像后。”母还语子,“汝愿已得”,告之如上。沐浴新衣,在天像后住。 王女至时,白其父王:“我有不吉,须至天祠以求吉福。” 王言:“大善!” 即严车五百乘,出至天祠;既到,敕诸从者齐门而止,独入天祠。 天神思惟:“此不应尔!王为世主,不可令此小人毁辱王女!”即厌此人,令睡不觉。王女既入,见其睡重,推之不悟,即以璎珞直十万两金,遗之而去。去后,此人得觉,见有璎珞,又问众人,知王女来;情愿不遂,忧恨懊恼,淫火内发,自烧而死。以是证故,知女人之心不择贵贱,唯欲是从。
复次,昔有国王女,逐旃陀罗,共为不净。又有仙人女,随逐师子。如是等种种,女人之心无所选择。 以是种种因缘,于女人中除去情欲,忍不爱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