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16〈序品 1〉: 问曰: 一切善法中懃,何以不名精进波罗蜜;而独名菩萨精进为波罗蜜?
答曰: ⑴“波罗蜜”名到彼岸。世间人及声闻、辟支佛,不能具足行诸波罗蜜,是故不名为精进波罗蜜。 复次,是人无大慈、大悲,弃舍众生;不求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不共法、一切智、及无碍解脱、无量身、无量光明、无量音声,无量持戒、禅定、智慧。以是故,是人精进不名波罗蜜。 ⑵复次,菩萨精进,不休、不息,一心求佛道。如是行者,名为精进波罗蜜。如好施菩萨求如意珠,抒大海水,正使筋骨枯尽,终不懈废;得如意珠,以给众生,济其身苦。菩萨如是难为能为,是为菩萨精进波罗蜜。 ⑶复次,菩萨以精进力为首,行五波罗蜜,是时,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。譬如众药和合,能治重病;菩萨精进亦如是,但行精进,不能行五波罗蜜,是不名菩萨精进波罗蜜。 ⑷复次,菩萨精进,不为财利、富贵、力势,亦不为身,不为生天、转轮王、梵、释、天王,亦不自为以求涅槃,但为佛道,利益众生。如是相,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。 ⑸复次,菩萨精进,修行一切善法,大悲为首。如慈父爱子,唯有一子而得重病,一心求药,救疗其病;菩萨精进,以慈为首,亦复如是,救疗一切,心无暂舍。 ⑹复次,菩萨精进,以实相智慧为首,行六波罗蜜,是名菩萨精进波罗蜜。(中略) ⑺复次,尔时菩萨观三界、五道众生,各失所乐(中略:见众生苦故精进) ⑻复次,菩萨精进,世世勤修,求诸财宝(中略:精进行五波罗蜜) \{\{404429A2.jpg\}\} ⑼复次,菩萨行精进波罗蜜,于一切法,不生不灭,非常非无常,非苦非乐,非空非实,非我非无我,非一非异,非有非无;尽知一切诸法,因缘和合,但有名字,实相不可得。(中略:精进虚妄而不退)
如是种种因缘相,名为精进波罗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