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外受空

【论】卷31〈序品 1〉:   卷31〈序品 1〉:   行者思惟:“知内外身俱实不净,而惑者爱著,爱著深故,由以受身,身为大苦,而愚以为乐。”

  复次,行者思惟:“观是内乐实可得不?”即分别知实不可得,但为是苦,强名为乐。何以故?是乐从苦因缘生,亦生苦果报,乐无厌足故苦。

  复次,如人患疥,搔之向火,疥虽小乐,后转伤身,则为大苦;愚人谓之为乐,智者但见其苦。如是世间乐颠倒病故,著五欲乐,烦恼转多;以是故行者不见乐,但见苦,如病、如痈、如疮、如刺。

  复次,乐少苦多,少乐不现,故名为苦;如大河水,投一合盐,则失盐相,不名为醎。

  复次,乐不定故,或此以为乐,彼以为苦;彼以为乐,此以为苦;著者为乐,失者为苦;愚以为乐,智以为苦;见乐患为苦,不见乐过者为乐;不见乐无常相为乐,见乐无常相为苦;未离欲人以为乐,离欲人以为苦。

  如是等观乐为苦。观苦如箭入身;观不苦不乐无常变异相。如是等观三种受,心则舍离,是名观内受空。   观外受、内外受亦如是。

  如是等观三种受,心则舍离,是名观内受空。观外受、内外受亦如是。

【印老笔记】樂受是苦:1、从苦因生,能生苦故;2、如人搔疥,似小樂,后大苦故;3、樂少苦多,少樂不现故;4、彼此苦樂无一定故。 三十一‧4(大正25,286a) 【相关】内外受 【属于】四念处内外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