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13〈序品 1〉: 问曰: 五戒、一日戒,何者为胜? 答曰: 有因缘故,二戒俱等;但五戒终身持,八戒一日持。又,五戒常持,时多而戒少;一日戒,时少而戒多。 复次,若无大心,虽复终身持戒,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。譬如软夫为将,虽复将兵终身,智勇不足,卒无功名;若如英雄奋发,祸乱立定,一日之勋,功盖天下。 是二种戒,名居家优婆塞法。
居家持戒,凡有四种:有下、中、上,有上上。 下人持戒,为今世乐故;或为怖畏,称誉、名闻故;或为家法,曲随他意故;或避苦役,求离危难故——如是种种,是下人持戒。 中人持戒,为人中富贵,欢娱适意;或期后世福乐,克己自勉,为苦日少,所得甚多——如是思惟,坚固持戒。譬如商人,远出深入,得利必多;持戒之福,令人受后世福乐,亦复如是。 上人持戒,为涅槃故,知诸法一切无常故,欲求离苦、常乐无为故。 复次,持戒之人,其心不悔,心不悔故得喜乐,得喜乐故得一心,得一心故得实智,得实智故得厌心,得厌心故得离欲,得离欲故得解脱,得解脱故得涅槃——如是持戒为诸善法根本。 复次,持戒为八正道初门,入道初门,必至涅槃。
问曰: 如八正道,正语、正业在中,正见、正行在初,今何以言“戒为八正道初门”? 答曰: 以数言之,大者为始;正见最大,是故在初。 复次,行道故,以见为先;诸法次第,故戒在前。譬如作屋,栋梁虽大,以地为先。
上上人持戒,怜愍众生,为佛道故;以知诸法,求实相故,不畏恶道,不求乐故——如是种种,是上上人持戒。 是四总名优婆塞戒。
【属于】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