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25〈序品 1〉: 问曰: 云何当知佛无所畏? 答曰: 若有所畏,不能将御大众。能摄、能舍,能苦切治,或软语教。如佛一时驱遣舍利弗、目连等,还复怜愍心受。 若有所忌难者,诸论议师辈,住㤭慢山顶,以外智慧心狂醉,皆言天下唯有我一人,更无余人;自于经书决定知故,破他经书、论议;以恶口訾毁,如狂象无所护惜。如是狂人:庵跋咤、长爪、萨遮祇尼揵、蜫卢坻等诸大论议师皆降伏;若有所畏,则不能尔。 及㤭陈如等五出家人,沤楼频螺迦叶等千结发仙人、舍利弗、目揵连、摩诃迦叶等,于佛法中出家,及百千释子;并诸阎浮提大王:波斯尼示王、频婆娑罗王、旃陀波殊提王、优填王、弗迦罗婆利王、梵摩达王等,皆为弟子。 诸在家婆罗门,皆度一切世间智慧,为大国王所师仰:梵摩喻、弗迦罗婆利、鸠罗檀陀等,皆为弟子。有得初道,有得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道。 诸大鬼神:阿罗婆迦、鞞沙迦等,诸大龙王:阿波罗罗、伊罗钵多罗等,鸯群梨摩罗诸恶人等,皆降化归伏。 若有所畏,不能独在树下师子座处坐。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,魔王军众,化作师子、虎、狼、熊、罴之首,或一眼、或多眼,或一耳、或多耳,担山、吐火,四边围绕。佛以手指按地,眴息之顷,即皆消灭。诸天、阿修罗、鞞摩质帝隶、释提婆那民、梵天王等,引导其心皆为弟子。 若有所畏,不能在此大众中说法;以无所畏故,能为如是诸天、鬼神大众中说法,故名无所畏。
复次,佛于一切众生最尊、最上,尽到一切法彼岸,得大名闻故,自说无所畏。 复次,且置是佛功德;佛一切世间功德亦无能及者,所畏法一切已拔根本故。 所畏法者,弊家生、弊生处、恶色、无威仪、麁恶语等。 弊家生者,如首陀罗,所谓担死人、除粪、养鸡猪、捕猎、屠杀、酤酒、兵伍等卑贱小家,若在大众中,则多怖畏。佛从本已来,常生转轮圣王种中,所谓顶生王、快见王、娑竭王、摩诃提婆王,如是等名日王种家中生,亦以是故无所畏。 弊生处者,安陀罗、舍婆罗(裸国也)、兜呿罗(小月氏)、修利、安息、大秦国等。在此边国中生,若在大众中,则多怖畏。佛在迦毘罗婆中国生,故无所畏。 恶色者,有人身色枯干羸瘦,人不喜见;若在大众,则亦有畏。佛金色光润,如火照赤金山,有如是色故无所畏。 无威仪者,进止行步坐起,无有人仪,则有怖畏。佛无是事。 麁恶语者,有人恶音声,蹇吃重语,无有次第,人所不喜,则多怖畏。佛无是畏,所以者何?佛语真实柔软,次第易了,不疾不迟,不少不多,不没不垢,不调戏,胜于迦陵毘伽鸟音;辞义分明,不中伤物。离欲故无染,灭瞋故无碍,除愚故易解,法喜增长故可爱,遮罪故安隐。随他心、随解脱、义深语妙、有因缘故言有理,譬喻故善显示,事讫故善会事;观种种众生心故杂说,久久皆入涅槃故一味。如是等种种无量庄严语故,佛于语中无所畏。 佛但以如是等世间法,尚无所畏,何况出世间法!以是故说佛有四无所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