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众次第

【论】卷36〈习相应品 3〉: 问曰:   是中说五众有何次第? 答曰:   行者初习观法,先观麁法,知身不净、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等,身患如是。众生所以著此身者,以能生乐故,谛观此乐,有无量苦常随逐之,此乐亦无常、空、无我等。六尘中有无量苦,众生何因缘生著?以众生取相故著。如人身一种偏有所著,能没命随死取相。   受苦乐,发动生思等诸行。   心行发动时,识知离苦得乐方便,是为识。

  复次,众生五欲因缘,故受苦乐;取相因缘,故深著是乐;以深著乐故,或起三毒、若三善根,是名为行;识为其主,受用上事。五欲即是色,色是根本,故初说色众;余次第有名。   余入、界诸法等皆由五众次第有。   唯法入、法界中增无为法。   四谛中增智缘灭。   入、界,乃至有为、无为法如上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