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受众皆苦|五取蕴苦|五阴盛苦

【论】卷23〈序品 1〉: 问曰:   是五受众为一切皆苦?为苦想观故苦?若一切皆苦,佛云何说“有三种受:苦受,乐受,不苦不乐受”?若以苦想故苦,云何说“苦谛为实苦”? 答曰:   五受众一切皆苦。凡夫人四颠倒因缘,为欲所逼,以五欲为乐;如人涂疮,大痛息故以为乐,疮非乐也。佛说三种受,为世间故,于实法中非是乐也!若五受众中实有乐,何以故佛说“灭五受众名为乐”?   复次,随其所嗜,乐心则生乐,无定也。乐若实定,不待心著;如火实热,不待著而热也。以乐无定,故名为苦。   复次,世间颠倒乐,能得今世、后世无量苦果报,故名为苦。譬如大河水中著少毒,不能令水异;世间颠倒毒药,于一切大苦水中则不现。如说:  “从天下生地狱时,  忆本天上欢乐事,   宫观婇女满目前,  园苑浴池以娱志。   又见狱火来烧身,  似如大火焚竹林,   是时虽见天上乐,  徒自感结无所益!”

【相关】受念处苦则无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