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】卷43〈行相品 10〉: 舍利弗问:“若菩萨如是行,是名不行般若波罗蜜;不行般若波罗蜜,不得萨婆若?” 佛可舍利弗言:“如是!如是!” 即为说因缘,所谓新行菩萨无方便力,闻是般若波罗蜜,忆想分别寻求欲取,作是念:“我舍世间乐,复不能得般若波罗蜜,是为两失!”专求欲得。或谓说空是般若波罗蜜,或说空亦空是般若波罗蜜,或说诸法如实相是般若波罗蜜;如是用六十二见、九十八使烦恼心,著是般若波罗蜜,乃至一切种智亦如是。以是著心学诸法,不能得萨婆若。 \{\{2C3D358B.jpg\}\} 与此相违者,能行般若波罗蜜,亦能得萨婆若,所谓不见般若波罗蜜,不见行者,不见缘法,不见亦不见。 舍利弗更问不见因缘。 佛答:是菩萨入十八空故不见,非以无智故不见。
【对比】行般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