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74〈燈炷品 57〉:
是實相不生、不作故說「不盡」。諸聖人得諸法實相,入無餘涅槃時,不墮六道數;是實相法亦不墮有為、無為等諸法數中,是故說「無數」。「量」名以智慧稱量好醜、多少、大小、是非等;諸法實相中,滅諸相故,是故說「無量」。諸法實相不可量故說「無邊」。是實相法寂滅故說「無著」。是實相法我我所定相不可得故說「空」。空故無相,無相故則「無作」、「無起」。是法常住不壞故「無生」、「無滅」。是法能斷三界染故名「無染」。更不織煩惱業故名「涅槃」。如是等有無量名字,種種因緣說是諸法實相。
\n【論】卷55〈散華品 29〉:
釋提桓因作是念言:「一切法無受相,一切法空,無依止處,云何當言定有如來?若無如來,云何有所受神力?又復離無受相,如來亦不可得;今離是如,如來不可得。」
問曰:
無受相與如有何等異?
答曰:
諸法實相,亦名無受,亦名如。諸法中不可著,故名無受;諸戲論不能破壞,故名為如。(中略)

有人言:諸法實相有二種說:一者、諸法相畢竟空,是實;二者、有人言:畢竟空可示可說故非實,如涅槃相不可示不可說,是名為實。於此二事,畢竟空中如來不可得,破畢竟空實相中如來亦不可得。畢竟空即是無受相,破畢竟空實相即是如。
\n【論】卷65〈無作實相品 43〉:
此中說因緣:「有佛、無佛,諸法性常住世間。」諸法性者,即是諸法實相;諸法實相者,即是般若波羅蜜。若以常、無常等求諸法實相,是皆為錯;若人入法性中求,則無有錯謬。法性常故不失。
\n【論】卷79〈囑累品 66〉:
諸法實相有種種名字:或說空,或說畢竟空,或說般若波羅蜜,或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\n【論】卷90〈實際品 80〉:
性空無實住處,無所從來、去無所至,是名常住法相。常住法相是性空之異名,亦名
諸法實相。是相中無生無滅、無增無減、無垢無淨。
\n【相關】
般若種種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