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32〈序品 1〉: 問曰: 聲聞法中,何以不說是如、法性、實際,而摩訶衍法中處處說? 答曰: 聲聞法中亦有說處,但少耳。 如《雜阿含》中說,有一比丘問佛:「十二因緣法,為是佛作,為是餘人作?」佛告比丘:「我不作十二因緣,亦非餘人作;有佛無佛,諸法:如、法相、法位常有,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,是事生故是事生,如無明因緣故諸行,諸行因緣故識,乃至老死因緣故有憂悲苦惱。是事無故是事無,是事滅故是事滅;如無明滅故諸行滅,諸行滅故識滅,乃至老死滅故憂悲苦惱滅。」如是生滅法,有佛、無佛常爾;是處說「如」。 如《雜阿含.舍利弗師子吼經》中說:「佛問舍利弗一句義,三問三不能答。佛少開示舍利弗已,入於靜室。舍利弗集諸比丘,語諸比丘言:『佛未示我事端,未即能答;今我於此法,七日七夜,演說其事而不窮盡。』「復有一比丘白佛:『佛入靜室後,舍利弗作師子吼而自讚歎!』佛語比丘:『舍利弗語實不虛,所以者何?舍利弗善通達法性故。』」 聲聞法中,觀諸法生滅相,是為「如」;滅一切諸觀,得諸法實相,是處說「法性」。
問曰: 是處但說「如」、「法性」,何處復說「實際」? 答曰: 此二事,有因緣故說;實際,無因緣故不說「實際」。
問曰: 實際即是涅槃,為涅槃故佛說十二部經,云何言無因緣? 答曰: 「涅槃」種種名字說,或名為「離」,或名為「妙」,或名為「出」;如是等則為說「實際」,但不說名字,故言無因緣。
【摩訶衍】如法性實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