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】卷29〈序品 1〉: 「菩薩摩訶薩行少施、少戒、少忍、少進、少禪、少慧,欲以方便力迴向故,而得無量無邊功德者,當學般若波羅蜜!」
【論】 問曰: 何等是「方便迴向」,以少施得大果而得無量無邊功德? 答曰: 雖少布施,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菩薩作是念:「我以是福德因緣,不求人天中王及世間之樂,但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無邊,是福德亦無量無邊;又以是福德為度一切眾生,如眾生無量無邊故,是福德亦無量無邊。 復次,是福德用大慈悲,大慈悲無量無邊故,是福德亦無量無邊。 復次,菩薩福德諸法實相和合故,三分清淨:受者、與者、財物不可得故。如《般若波羅蜜》初為舍利弗說:「菩薩布施時,與者、受者、財物不可得故,具足般若波羅蜜。」用是實相智慧布施故,得無量無邊福德。 復次,菩薩皆念所有福德如相、法性相、實際相故,以如、法性、實際無量無邊故,是福德亦無量無邊。
問曰: 若菩薩摩訶薩觀諸法實相,知如、法性、實際,是無為滅相,云何更生心而作福德? 答曰: 菩薩久習大悲心故,大悲心爾時發起:「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,當令得是實相。」以精進波羅蜜力故,還行福德業因緣,以精進波羅蜜助大悲心;譬如火欲滅,遇得風、薪,火則然熾。 復次,念本願故,亦十方佛來語言:「汝念初發心時!又汝始得是一法門,如是有無量法門,汝未皆得,當還集諸功德!」如《漸備經》七地中說。
【相關】迴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