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6〈序品 1〉:
「如化」者,
十四變化心(中略)
是變化復有四種:欲界藥物、寶物、幻術能變化諸物;諸神通人神力故,能變化諸物;天龍鬼神輩得生報力故,能變化諸物;色界生報、修定力故,能變化諸物。
如化人無生老病死、無苦無樂,異於人生,以是故空無實。一切諸法亦如是,皆無生住滅。以是故說「諸法如化」。
復次,化生無定物,但以心生,便有所作,皆無有實。人身亦如是,本無所因,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,皆無有實。以是故說「諸法如化」。
如變化心滅則化滅;諸法亦如是,因緣滅果亦滅,不自在。
如化事雖實空,能令眾生生憂苦、瞋恚、喜樂、癡惑;諸法亦如是,雖空無實,能令眾生起歡喜、瞋恚、憂怖等。以是故說「諸法如化」。
復次,如變化生法,無初、無中、無後;諸法亦如是。
如變化,生時無所從來,滅亦無所去;諸法亦如是。
復次,如變化相,清淨如虛空,無所染著,不為罪福所污;諸法亦如是,如法性、如如、如真際,自然常淨。譬如閻浮提四大河,一河有五百小河屬,是水種種不淨,入大海水中皆清淨。
問曰:
不應言變化事空。何以故?變化心亦從修定得,從此心作種種變化——若人、若法;是化有因有果,云何空?
答曰:
如影中已答,今當更答。此因緣雖有,變化果空。如口言「無所有」,雖心生口言,不可以心口有故,所言「無所有」便是有;若言「有第二頭、第三手」,雖從心口生,不可言「有頭、有手」。如佛說:「觀無生,從有生得脫;依無為,從有為得脫。」雖觀無生法無,而可作因緣,無為亦爾;變化雖空,亦能生心因緣。譬如幻、焰等九譬喻雖無,能生種種心。
復次,是化事於六因四緣中求不可得,是中六因、四緣不相應故空。
復次,空不以不見為空,以其無實用故言空。
以是故言「諸法如化」。
\n【經】卷78〈願樂品 64〉:
「世尊!譬如有所為故作化,化所作事無分別。世尊!般若波羅蜜亦如是,有所為事而修是事成就,而般若波羅蜜亦無分別。
「世尊!譬如工匠,若工匠弟子,有所為故作木人,若男若女、象、馬、牛、羊,是所作亦能有所作,是亦無分別。世尊!般若波羅蜜亦如是,有所為故說是事成就,而般若波羅蜜亦無分別。」
\n【相關】
一切法化\n【菩薩】
如化人,
如化故度眾\n【屬於】
十喻,
六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