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】卷49〈發趣品 20〉: 復有六法所不應為。何等六?一者、不作聲聞、辟支佛意;二者、布施不應生憂心;三者、見有所索心不沒;四者、所有物布施;五者、布施之後心不悔;六者、不疑深法。須菩提!是名菩薩摩訶薩住六地中應滿具六法,遠離六法。(中略) 「云何菩薩不作聲聞、辟支佛意?」 「作是念:聲聞、辟支佛意,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。」 「云何菩薩布施不生憂心?」 「作是念:此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。」 「云何菩薩見有所索心不沒?」 「作是念:此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。」 「云何菩薩所有物布施?」 「菩薩初發心時布施,不言是可與是不可與。」 「云何菩薩布施之後心不悔?」 「慈悲力故。」 「云何菩薩不疑深法?」 「信功德力故。」 「是為菩薩住六地中遠離六法。」
【論】 是菩薩住六地中,具足六波羅蜜;觀一切諸法空,未得方便力,畏墮聲聞、辟支佛地,佛將護故說:「不應生聲聞、辟支佛心。」 菩薩深念眾生故,大悲心故,知一切諸法畢竟空故,施時無所惜,見有求者,不瞋不憂;布施之後,心亦不悔。 福德大故,信力亦大,深清淨信敬諸佛;具足六波羅蜜,雖未得方便、無生法忍、般舟三昧,於深法中亦無所疑,作是念:「一切論議皆有過罪!唯佛智慧,滅諸戲論,無有闕失故,而能以方便修諸善法」,是故不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