願為菩薩眷屬

【經】卷35〈報應品 2〉:   「舍利弗!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,增益六波羅蜜時,諸善男子、善女人各各歡喜,意念言:『我等當為是人作父母、妻子、親族、知識。』」

【論】   善男子、善女人,自知福薄,智慧尠少;習近菩薩,欲求過度。譬如沈石雖重,依船得度。   又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菩薩不從一世、二世而得成道,無央數世往來生死;便作是念:「我當與為因緣。」   復次,菩薩積德厚故,在所生處,眾生皆來敬仰菩薩,以蒙利益重故。若見菩薩捨壽,則生是願:「我當與菩薩作父母、妻子、眷屬。」所以者何?知習近善人,增益功德故;譬如積集眾香,香氣轉多。   如菩薩先世為國王太子,見閻浮提人貧窮,欲求如意珠,入於大海,至龍王宮。龍見太子威德殊妙,即起迎逆,延前供養,而問之言:「何能遠來?」太子答曰:「我憐閻浮提眾生故,欲求如意寶珠以饒益之!」龍言:「能住我宮,受供一月,當以相與!」太子即住一月,為龍王讚歎多聞,龍即與珠;是如意珠,能雨一由旬。龍言:「太子有相,不久作佛,我當作多聞第一弟子。」時,太子復至一龍宮得珠,雨二由旬,二月讚歎神通力。龍言:「太子作佛不久,我當作神足第一弟子。」復至一龍宮得珠,雨三由旬,三月讚歎智慧。龍言:「太子作佛不久,我當作智慧第一弟子。」諸龍與珠已,言:「盡汝壽命,珠當還我。」菩薩許之。太子得珠,至閻浮提;一珠能雨飲食,一珠能雨衣服,一珠能雨七寶,利益眾生。   又如須摩提菩薩,見燃燈佛,從須羅娑女買五莖花,不肯與之;即以五百金錢得五莖花,女猶不與,而要之言:「願我世世常為君妻,當以相與!」菩薩以供養佛故,即便許之。 又妙光菩薩,長者女見其身有二十八相,生愛敬心,住在門下。(中略)   故知善男子、善女人,世世願為菩薩父母、妻子、眷屬

【相關】菩薩求如意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