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不墮惡道

【經】卷39〈往生品 4〉:   「舍利弗!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住檀波羅蜜、尸羅波羅蜜,乃至阿鞞跋致地,終不墮惡道。」

【論】   是菩薩從初已來,性畏惡道,所作功德,願不墜墮。   「乃至阿鞞跋致地」者,以未到中間,畏墮惡道故作願。菩薩作是念:「若我墮三惡道者,自不能度,何能度人?又受三惡道苦惱時,以瞋惱故,結使增長,還起惡業,復受苦報;如是無窮,何時當得修行佛道?」

問曰:   若持戒果報不墮惡道者,何以復說布施? 答曰:   持戒是不墮惡道根本,布施亦能不墮。   復次,菩薩持戒,雖不墮惡道中,生人中貧窮,不能自利,又不益人;以是故行布施。

【經】卷39〈往生品 4〉:   「舍利弗!有菩薩摩訶薩,從初發心乃至阿鞞跋致地,常不捨十善行。」

【論】   佛說持戒故,不墮惡道,布施隨逐,今不知云何行尸羅波羅蜜,乃至阿鞞跋致地;是故復說「常行十善」。   復次,先菩薩持戒不牢固,布施隨助;今說但持戒牢固,不捨十善,不墮三惡道。

【屬於】菩薩生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