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29〈序品 1〉: 若於眾生中發甚深大悲心,是為生菩薩家。如生王家,無敢輕者,亦不畏飢渴、寒熱等。入菩薩道中,生菩薩家亦如是,以佛子故,諸天龍、鬼神,諸聖人等無敢輕者,益加恭敬;不畏惡道、人、天賤處,不畏聲聞、辟支佛人、外道論師來沮其心。 復次,菩薩初發意,一心作願:「從今日不復隨諸惡心,但欲度脫一切眾生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 復次,菩薩若能知諸法實相,不生不滅,得無生法忍;從是以往,常住菩薩道。如前所說《持心經》中:「我見錠光佛時,得諸法無生忍,初具足六波羅蜜;自爾之前,都無布施、持戒等。」 復次,若菩薩作是念:如恒河沙等劫為一日一夜,用是日夜,三十日為月,十二月為歲;如是歲數過百千萬億劫,乃有一佛,於是佛所,供養、持戒、集諸功德;如是恒河沙等諸佛,然後受記作佛,菩薩心不懈怠,不沒不厭,悉皆樂行。 復次,菩薩於諸邪定五逆眾生,及斷善根人中而生慈悲,令入正道,不求恩報。 復次,菩薩初發心以來,不為諸煩惱所覆、所壞。 復次,菩薩雖觀諸法實相,於諸觀心亦不生著。 復次,菩薩自然口常實言,乃至夢中亦不妄語。 復次,菩薩有所見色,皆是佛色,念佛三昧力故,於色亦不著。 復次,菩薩見一切眾生流轉生死苦中、一切樂中,心亦不著,但作願言:「我及眾生,何時當度?」 復次,菩薩於一切珍寶心不生著,唯樂三寶。 復次,菩薩常斷婬欲,乃至不生念想,況有實事! 復次,眾生眼見菩薩者,即得慈三昧。 復次,菩薩能令一切法,悉為佛法,無有聲聞、辟支佛法、凡夫之法種種差別。 復次,菩薩分別一切法,於一切法中,亦不生法相,亦不生非法相。 如是等無量因緣,是名「生菩薩家」。
問曰: 從發心已來,已生菩薩家,今云何「欲生菩薩家,當學般若波羅蜜」? 答曰: 有二種菩薩家:有退轉家,不退轉家;名字家、實家;淨家雜家;有信堅固家、不堅固家。為不退轉家,乃至信堅固家,欲得如是等家故,言「欲生菩薩家,當學般若波羅蜜。」 \{\{F52F2E4C.jpg\}\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