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22〈序品 1〉: 若不求名聞、財利、力勢;但為學佛道,弘大慈悲,度眾生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是名清淨法施。若不爾者,為如市易法。
問曰: 如提婆達、呵多等,亦以三藏、四藏、聲聞法、摩訶衍法教人,而身入地獄,是事云何? 答曰: 提婆達邪見罪多,呵多妄語罪多,非是為道清淨法施,但求名利恭敬供養。惡心罪故,提婆達生入地獄,呵多死墮惡道。 復次,非但言說名為法施;常以淨心善思以教一切,是名法施。譬如財施,不以善心,不名福德;法施亦爾,不以淨心善思,則非法施。
復次,說法者,能以淨心善思,讚歎三寶,開罪福門,示四真諦,教化眾生,令入佛道,是為真淨法施。 復次,略說法有二種:一者、不惱眾生,善心慈愍,是為佛道因緣;二者、觀知諸法真空,是為涅槃道因緣。在大眾中興愍哀心,說此二法,不為名聞利養恭敬,是為清淨佛道法施。(中略) \{\{500944DF.jpg\}\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