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75〈夢中入三昧品 58〉: 業者,身口業;思者,但意業。思是真業,身口業為思故名為業。是三業因四種法:若見、若聞、若覺、若知,因此四種則心生;是心隨因緣生,或淨、或不淨。不淨,罪業;淨,福業。是故若夢中所見,皆因先見、聞、覺、知。夢中所作善惡,為眠覆心、不自在故,無有勢力,不能集成果報;若是業得覺時,善惡心和合故,能助成果報。
【論】卷94〈四諦品 84〉: 「業」者,有三種:身、口、意。是三種業有二種:若善、若惡,若有漏、若無漏。 惡業故墮三惡趣,善業故生天人中。 善業復有二種:一者、欲界繫;二者、色、無色界繫——色、無色界繫生業名「不動」,不動業故生色、無色界。(中略)
「黑業」者,是不善業,果報地獄等受苦惱處;是中眾生,以大苦惱悶極,故名為「黑」。 受善業果報處,所謂諸天,以其受樂隨意自在明了,故名為「白業」;是業是三界天。 善、不善業受果報處,所謂人、阿修羅等八部。此處亦受樂、亦受苦,故名為「白黑業」。 「無漏業」能破不善有漏業,能拔眾生令離善惡果報中。
問曰: 無漏業應是白,何以言「非白非黑」? 答曰: 無漏法雖清淨無垢,以空、無相、無作故,無所分別,不得言「白」;「黑」、「白」是相待法;此中無相待故,不得言「白」。 復次,無漏業能滅一切諸觀;觀中分別,故有黑、白,此中無觀故無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