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訶薩埵|摩訶薩

【論】卷5〈序品 1〉:   「摩訶」者大;「薩埵」名眾生,或名勇心,此人心能為大事,不退不還大勇心故,名為「摩訶薩埵」。   復次,「摩訶薩埵」者,於多眾生中最為上首故,名為「摩訶薩埵」。   復次,多眾生中起大慈大悲,成立大乘,能行大道,得最大處故,名「摩訶薩埵」。   復次,大人相成就故,名「摩訶薩埵」。   摩訶薩埵相者,如讚佛偈中說:  「唯佛一人獨第一,  三界父母一切智;   於一切等無與等,  稽首世尊希有比!   凡人行惠為己利,  求報以財而給施;   佛大慈仁無此事,  怨親憎愛以等利!」

  復次,必能說法破一切眾生及己身大邪見、大愛慢、大我心等諸煩惱故,名為「摩訶薩埵」。   復次,眾生如大海,無初、無中、無後;有明智算師,於無量歲計算,不能盡竟。   如佛語無盡意菩薩:「譬如十方一切世界,乃至虛空邊際,合為一水,令無數無量眾生,共持一髮取一渧而去,更有無央數眾生,如前共持一髮取一渧而去,如是令彼大水悉盡無餘,眾生故不盡。」以是眾生等無邊、無量、不可數、不可思議,盡能救濟,令離苦惱,著於無為安隱樂中。有此大心,欲度多眾生故,名「摩訶薩埵」。   如《不可思議經》中,漚舍那優婆夷語須達那菩薩言(中略)

  復次,是《般若波羅蜜經》中摩訶薩埵相,佛自說:「如是如是相,是摩訶薩埵相。」   舍利弗、須菩提、富樓那等諸大弟子各各說彼品,此中應廣說。

【論】卷45〈摩訶薩品 13〉:   須菩提已從佛聞「菩薩」義,今問「摩訶薩」義。   「摩訶」者,秦言大;「薩埵」,秦言心,或言眾生。是眾生於世間諸眾生中第一最上,故名為大。又以大心知一切法,欲度一切眾生,是名為大。   復次,菩薩故名摩訶薩,摩訶薩故名菩薩,以發心為無上道故。   復次,如〈讚菩薩摩訶薩義品〉中,此中應廣說。   復次,佛此中自說摩訶薩義,眾生有三分:一者、正定,必入涅槃;二者、邪定,必入惡道;三者、不定。於正定眾生中當最大,故名摩訶薩。   大眾者,除佛,餘一切賢聖。(中略)如是等大眾,當作上首,故名「摩訶薩」。

【論】卷96〈薩陀波崙品 88〉: 問曰:   薩陀波崙未得阿鞞跋致,何以故名「菩薩摩訶薩」? 答曰:   以有大菩薩故,小者亦名大。又以其雖未得實智慧而能深念般若波羅蜜故,不惜身命、有大功德故,亦名「菩薩摩訶薩」。

【經】卷45〈大莊嚴品 15〉:   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言:「是菩薩大莊嚴,是菩薩發趣大乘,是菩薩乘於大乘;以是故,是菩薩名摩訶薩。」

【舍利弗說】斷諸見 【須菩提說】不著無等等心 【屬於】畢定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