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12〈序品 1〉: 檀有下、中、上:從下生中,從中生上。若以飲食麁物,軟心布施,是名為下;習施轉增,能以衣服寶物布施,是為從下生中;施心轉增,無所愛惜,能以頭、目、血、肉、國、財、妻、子盡用布施,是為從中生上。 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,作大國王,名曰光明,求索佛道,少多布施。轉受後身作陶師,能以澡浴之具及石蜜漿,布施異釋迦牟尼佛及比丘僧。其後轉身作大長者女,以燈供養憍陳若佛。如是等種種,名為菩薩下布施。 如釋迦文尼佛本身作長者子,以衣布施大音聲佛;佛滅度後,起九十塔。後更轉身作大國王,以七寶蓋供養師子佛。後復受身作大長者,供養妙目佛上好房舍及七寶妙華。如是等種種,名為菩薩中布施。 如釋迦牟尼佛本身作仙人,見憍陳若佛端政殊妙,便從高山上自投佛前,其身安隱,在一面立。又如眾生喜見菩薩,以身為燈,供養日月光德佛。如是等種種,不惜身命,供養諸佛,是為菩薩上布施。 是名菩薩三種布施。
若有初發佛心,布施眾生,亦復如是;初以飲食布施,施心轉增,能以身肉與之。先以種種好漿布施,後心轉增,能以身血與之。先以紙墨經書布施,及以衣服、飲食四種供養,供養法師,後得法身,為無量眾生說種種法,而為法施。如是等種種,從檀波羅蜜中生檀波羅蜜。
【屬於】布施生六波羅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