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影

【論】卷6〈序品 1〉:   「如影」者,影但可見而不可捉;諸法亦如是,眼情等見聞覺知,實不可得。如偈說:  「是實知慧,  四邊叵捉;  如大火聚,   亦不可觸;  法不可受,  亦不應受。」

  復次,如影,映光則現,不映則無;諸結煩惱遮正見光,則有我相、法相影。   復次,如影,人去則去,人動則動,人住則住。善惡業影亦如是,後世去時亦去,今世住時亦住,報不斷故,罪福熟時則出。如偈說:  「空中亦逐去,  山石中亦逐,   地底亦隨去,  海水中亦入!   處處常隨逐,  業影不相離。」   以是故說「諸法如影」。   復次,如影空無,求實不可得;一切法亦如是,空無有實。

問曰:   影空無有實,是事不然!何以故?《阿毘曇》說:「云何名色入?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、縹、紫、光、明、影等,及身業三種作色,是名可見色入。」汝云何言無?   復次,實有影,有因、緣故;因為樹,緣為明,是二事合有影生,云何言無?若無影,餘法因緣有者,亦皆應無!   復次,是影色,可見長短、大小、麁細、曲直,形動影亦動,是事皆可見,以是故應有。

答曰:   影實空無,汝言阿毘曇中說者,是釋阿毘曇義人所作;說一種法門,人不體其意,執以為實。如《鞞婆沙》中說:「微塵至細,不可破,不可燒。是則常有!」   「復有三世中法,未來中出至現在,從現在入過去,無所失。」是則為常!   又言:「諸有為法,新新生滅不住。」若爾者,是則為斷滅相!何以故?先有今無故。   如是等種種異說,違背佛語,不可以此為證。   影今異於色法,色法生必有香、味、觸等,影則不爾,是為非有。   如瓶二根知:眼根、身根;影若有,亦應二根知,而無是事。以是故,影非有實物,但是誑眼法;如捉火㷮,疾轉成輪,非實。   影非有物!若影是有物,應可破可滅;若形不滅,影終不壞,以是故空。   復次,影屬形,不自在故空,雖空而心生眼見。   以是故說「諸法如影」。

【屬於】十喻六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