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24〈序品 1〉: 問曰: 佛有無量力,何以故但說十力?
答曰: 諸佛雖有無量力,度人因緣故,說十力,足成辦其事:以是處不是處智力,分別籌量眾生,是可度是不可度;以業報智力,分別籌量是人業障,是人報障,是人無障;以禪定解脫三昧智力,分別籌量是人著味,是人不著味;以上下根智力,分別籌量眾生智力多少;以種種欲智力,分別籌量眾生所樂;以種種性智力,分別籌量眾生深心所趣;以一切至處道智力,分別籌量眾生解脫門;以宿命智力,分別眾生先所從來;以生死智力,分別眾生生處好醜;以漏盡智力,分別籌量眾生得涅槃。佛用是十種力度脫眾生,審諦不錯,皆得具足。以是故,佛雖有無量力,但說此十力。
復次,是處不是處力,定知從是因緣出是果報,是中總攝九力;為欲度眾生故,於初力中分別有九種。何以故?是世間眾生,現前見穀從種出而不能知,何況心心數法因緣果報?佛於內外因緣果報了了遍知,故名為力。
佛知是眾生業煩惱因緣故縛,淨禪定三昧解脫因緣故解;是一切眾生三世三種諸業、諸煩惱,輕重深淺麁細,佛悉遍知,故名力。 一切眾生諸禪定解脫三昧,大小深淺解脫因緣,佛悉遍知,故名力。 眾生鈍根為後身故作罪福業因緣;利根人為不生故集諸業;佛悉知此上下根好醜相故名力。 知一切眾生二種欲,作上下根因緣,二種欲善惡種種別異,佛悉遍知,故名力。 二種欲由二種性因緣故,遍知眾生深心所趣,故名力。 一切眾生種種性因緣故行二種道,所謂善道惡道,種種門所至處,佛悉遍知,故名力。 過去未來世中因緣果報,智慧無礙,是名宿命生死智力。 知過去未來因果已,悉知方便壞因緣果報相續,是名漏盡力。 佛知三世中二種因緣,分別籌量眾生根、欲、性,為盡漏故說法,是漏盡力。(中略)
問曰: 是十力何者最勝? 答曰: 各各於自事中大,如水能漬,火能燒,各自有力。 有人言:初力為大,能攝十力故。或言:漏盡力大,事辦得涅槃故。論者言:是十力皆以無礙解脫為根本,無礙解脫為增上。
【相關】十力度眾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