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45〈大莊嚴品 15〉: 復次,一切諸佛說法時,檀波羅蜜為初門。如經中說:「佛常初為眾生說布施、說持戒、說生天,說五欲味,先說世間苦惱、道德利益,後為說四諦。」以是故,初說檀。
問曰: 佛何以故說檀為初門? 答曰: 攝眾生法,無過於檀;大小貴賤,乃至畜生,檀皆攝之;乃至怨家得施則為中人,中人得施則成親善。諸佛三十二相,八十隨形好,諸功德具足,所願如意,皆從布施得。如寶掌菩薩等,七寶從手中出,給施眾生。亦能令眾生歡喜柔軟,可任得涅槃。如是等義,故檀波羅蜜為初。
【論】卷81〈六度相攝品 68〉: 問曰: 何以但一波羅蜜為主? 答曰: 行因緣次第應爾。 菩薩有二種:在家、出家。在家菩薩福德因緣故大富,大富故求佛道因緣,行諸波羅蜜,宜先行布施。何以故?既有財物,又知罪福,兼有慈悲心於眾生故,宜先行布施;隨次第因緣,行諸波羅蜜。出家菩薩以無財故,次第宜持戒、忍辱、禪定。次第所宜故名為主。除財施,餘波羅蜜皆出家人所宜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