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31〈序品 1〉: 行者心意轉異,知身為不淨相,知受為苦相,知心不住為無常相;結使未斷故,或生吾我。如是思惟:「若心無常,誰知是心?心為屬誰?誰為心主?而受苦樂一切諸物,誰之所有?」即分別知無有別主,但於五眾取相故,計有人相而生我心,以我心故生我所。我所心生故,有利益我者生貪欲;違逆我者而生瞋恚;此結使不從智生,從狂惑生故,是名為癡——三毒為一切煩惱之根本。亦由吾我故,作福德,為我後當得;亦修助道法,我當得解脫。 初取相故名為想眾;因吾我起結使及諸善行,是名行眾。是二眾則是法念處。 於想、行眾法中求我不可得,何以故? 是諸法皆從因緣生,悉是作法而不牢固,無實我法。 行如芭蕉,葉葉求之,中無有堅;相如遠見野馬,無水有水想,但誑惑於眼。 如是等,觀內法、外法、內外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