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何以重說

【論】卷36〈習相應品 3〉: 問曰:   但一處說「不見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不相應」便足,何以故復更種種說「相應不相應因緣」?若一處應,餘則皆應;若一處不應,餘亦不應。譬如一盲無見,千盲俱爾。 答曰:   不然!若欲以戲論求勝,應如是難。諸法相雖不可說,佛以大慈大悲故種種方便說。   又佛說法,為一種眾生得道,為未悟者重說。   又復一說為斷見諦結使,二說為斷思惟結使,復更說為諸餘結使分分皆斷。   又一說有人得聲聞道,一說種辟支佛道因緣;更一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;更一說行六波羅蜜,更一說行方便、得無生忍,更一說得初住地,更一說乃至十住地。更一說為人故,更一說為天故。   復次,是般若波羅蜜相甚深,難解難知,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:鈍根者,少智為其重說;若利根者,一說二說便悟,不須種種重說。譬如駛馬,下一鞭便走;駑馬多鞭乃去。

  如是等種種因緣故,經中重說無咎。

【相關】佛說種種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