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論】卷31〈序品 1〉: 復次,略說有二種空:眾生空、法空。 小乘弟子鈍根故,為說眾生空,我、我所無故,則不著餘法;大乘弟子利根故,為說法空,即時知世間常空如涅槃。 聲聞論議師說:內空,於內法中無我、無我所、無常、無作者、無知者、無受者,是名內空;外空亦如是。不說內法相、外法相即是空。 大乘說:內法中無內法相,外法中無外法相。 如《般若波羅蜜》中說:「色,色相空,受、想、行、識,識相空;眼,眼相空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意相空;色,色相空,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法相空。」如是等一切諸法自法空。
問曰: 此二種說內、外空,何者是實? 答曰: 二皆是實。但為小智鈍根故,先說眾生空;為大智利根者,說法空。如人閉獄,破壞桎梏,傷殺獄卒,隨意得去;又有怖畏,盜穿牆壁,亦得免出。 聲聞者,但破吾我因緣生諸煩惱,離諸法愛,畏怖老、病、死、惡道之苦;不復欲本末推求了了、壞破諸法,但以得脫為事。 大乘者,破三界獄,降伏魔眾,斷諸結使及滅習氣,了知一切諸法本末,通達無礙;破散諸法,令世間如涅槃同寂滅相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將一切眾生令出三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