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解脫門名三昧

【論】卷5〈序品 1〉:   是三三昧中,思惟近涅槃故,令人心不高不下,平等不動,餘處不爾。以是故,獨稱是三三昧。餘定中,或愛多、或慢多、或見多;是三三昧中第一實義實利,能得涅槃門;以是故,諸禪定法中,以是三空法為三解脫門。亦名為三三昧,是三三昧實三昧故,餘定亦得名定。

【論】卷20〈序品 1〉: 問曰:   是三種,以智慧觀空、觀無相、觀無作;是智慧,何以故名三昧? 答曰:   是三種智慧,若不住定中,則是狂慧,多墮邪疑,無所能作;若住定中,則能破諸煩惱,得諸法實相。   復次,是道異一切世間,與世間相違。諸聖人在定中得實相說,非是狂心語。   復次,諸禪定中無此三法,不名為三昧,何以故?還退失墮生死故。如佛說:  「能持淨戒名比丘,  能觀空名行定人,   一心常懃精進者,  是名真實行道人!   於諸樂中第一者,  斷諸渴愛滅狂法,   捨五眾身及道法,  是為常樂得涅槃。」   以是故,三解脫門佛說名為三昧。

【印老筆記】何故名三昧:慧不住名,不能破惑得實相故;聖人住定如實說故;諸禪離此非三昧故。二十‧4(大正25,206c)

【相關】三解脫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