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假譬喻

【經】卷41〈三假品 7〉:   「須菩提!譬如說我名,和合故有;是我名,不生不滅,但以世間名字故說。如眾生、壽、命、生者、養育者、眾數、人、作者、使作者、起者、使起者、受者、使受者、知者、見者等,和合法故有,是諸名,不生不滅,但以世間名字故說。般若波羅蜜、菩薩、菩薩字亦如是,皆和合故有,是亦不生不滅,但以世間名字故說。   「須菩提!譬如身和合故有,是亦不生不滅,但以世間名字故說。須菩提!譬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和合故有,是亦不生不滅,但以世間名字故說。須菩提!般若波羅蜜、菩薩、菩薩字亦如是,皆是和合故有,是亦不生不滅,但以世間名字故說。   「須菩提!譬如眼,和合故有,是亦不生不滅,但以世間名字故說;是眼不在內、不在外、不在中間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和合故有,是亦不生不滅,但以世間名字故說。色乃至法亦如是。眼界,和合故有,是亦不生不滅,但以世間名字故說。乃至意識界亦如是。須菩提!般若波羅蜜、菩薩、菩薩字亦如是,皆和合故有,是亦不生不滅,但以名字故說;是名字亦不在內、不在外、不在中間。   「須菩提!譬如內身,名為頭,但有名字,項、肩、臂、脊、肋、髀、𨄔、脚,是和合故有;是法及名字,亦不生不滅,但以名字故說;是名字亦不在內、不在外、不在中間。須菩提!般若波羅蜜、菩薩、菩薩字亦如是,皆和合故有,但以名字故說;是亦不生不滅,不在內、不在外、不在中間。   「須菩提!譬如外物,草、木、枝、葉、莖、節,如是一切但以名字故說;是法及名字,亦不生不滅,非內非外,非中間住。須菩提!般若波羅蜜、菩薩、菩薩字亦如是,皆和合故有;是法及名字,亦不生不滅,非內、非外、非中間住。   「須菩提!譬如過去諸佛,名字和合故有,是亦不生不滅,但以名字故說;是亦非內、非外、非中間住。般若波羅蜜、菩薩、菩薩字亦如是。   「須菩提!譬如夢、響、影、幻、炎、佛所化,皆是和合故有,但以名字說;是法及名字不生不滅,非內、非外、非中間住。般若波羅蜜、菩薩、菩薩字亦如是。   「如是,須菩提!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,名假施設、受假施設、法假施設,如是應當學。」

【論】   是中佛說譬喻:「如五眾和合故名為我,實我不可得;眾生乃至知者、見者,皆是五眾因緣和合生假名法;是諸法實不生不滅,世間但用名字說。菩薩、菩薩字、般若波羅蜜亦如是,皆是因緣和合假名法。」   是中佛更說譬喻。有人言:「但五眾和合有眾生,而眾生空,但有五眾法。」佛言:「眾生空,五眾亦和合故假名字有。」十二處、十八界亦如是。   復次,菩薩有二種:一者、坐禪,二者、誦經。   坐禪者,常觀身、骨等諸分和合故名為身,即以所觀為譬喻,言頭骨分和合故名為頭,腳骨分和合故名為腳,頭、腳、骨等和合故名為身;一一推尋,皆無根本。所以者何?此是常習常觀故,以為譬喻。   不坐禪者,以草、木、枝、葉、華、實為喻。 \{\{146228FF.jpg\}\}   如過去諸佛亦但有名字,用是名字可說。   十譬喻亦但有名字,菩薩義亦如是。「十喻」義,如先說。

【相關】名、義 【屬於】三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