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===== 欲無減 ====== 【論】卷26〈序品 1〉:
  「欲無減」者,佛知善法恩故,常欲集諸善法故,欲無減。修習諸善法,心無厭足故,欲無減。譬如一長老比丘目闇,自縫僧伽梨,針絍脫;語諸人言:「誰樂欲福德者,為我絍針?」爾時,佛現其前語言:「我是樂欲福德無厭足人,持汝針來。」是比丘斐亹見佛光明,又識佛音聲,白佛言:「佛無量功德海,皆盡其邊底,云何無厭足?」佛告比丘:「功德果報甚深,無有如我知恩分者;我雖復盡其邊底,我本以欲心無厭足故得佛,是故今猶不息;雖更無功德可得,我欲心亦不休!」諸天世人驚悟,佛於功德尚無厭足,何況餘人!佛為比丘說法,是時肉眼即明,慧眼成就。

問曰:
  如佛甞斷一切善法中欲,今云何言「欲無減」?
答曰:
  言「斷一切善法中欲」者,是未得欲得、得已欲增;佛無如是欲。佛一切功德具足,無不得者,亦無增益。今言「欲」者,如先說:佛雖具得一切功德,欲心猶不息。譬如馬寶雖到至處,去心不息,至死不已;佛寶亦如是。又如劫盡大火,燒三千大千世界悉盡,火勢故不息;佛智慧火亦如是,燒一切煩惱,照諸法已,智慧相應欲亦不盡。
  復次,佛雖一切善法功德滿足,眾生未盡故,欲度不息。

問曰:
  若佛欲度眾生未息,何以入涅槃?
答曰:
  度眾生有二種:或有現前得度,或有滅後得度。如《法華經》中說:「藥師為諸子合藥,與之而捨」,是故入涅槃。
  復次,有眾生鈍根德薄故,不能成大事,但可種福德因緣,是故入涅槃。

問曰:
  佛滅度後,亦有得阿羅漢者,何以言但可種福德因緣?
答曰:
  雖有得阿羅漢者,少不足言;如佛一說法時,十方無量阿僧祇眾生得道佛滅度後不爾。譬如大國征伐雖少有所得,不名為得。以是故,雖眾生未盡而入涅槃。

  復次,《摩訶衍首楞嚴經》中說:「佛於莊嚴世界,壽七百阿僧祇劫,度脫眾生。」以是故說佛欲無減。
\n【屬於】十八不共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