====== 度一切眾生 ====== 【論】卷35〈習相應品 3〉:   得佛道已,應度一切眾生、利益一切眾生,或大乘、或聲聞乘、或辟支佛乘;若不入三乘道,教修福德,受天上人中富樂;若不能修福,以今世利益之事——衣、食、臥具等;若復不得,當以慈悲心利益。是名「度一切眾生」。 【經】卷56〈顧視品 30〉:   世尊!以菩薩摩訶薩因緣故,斷三惡道,斷天人貧,斷諸災患、疾病、飢餓。以菩薩因緣故,便有十善道出世間,四禪、四無量心、四無色定,檀波羅蜜、尸羅波羅蜜、羼提波羅蜜、毘梨耶波羅蜜、禪波羅蜜、般若波羅蜜,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,四念處乃至一切種智。以菩薩因緣故,世間便有生剎利大姓、婆羅門大姓、居士大家,諸王及轉輪聖王,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。以菩薩因緣故,有須陀洹、須陀洹果,乃至阿羅漢、阿羅漢果,辟支佛、辟支佛道。 【論】   「因菩薩斷三惡道」者,菩薩雖未離欲,能遮眾生十不善故,斷三惡道及天人貧、諸災患等。   行十善故,開三善道門。或有菩薩見五欲過罪,能離欲得四禪;以本願故,起四無量心;欲離種種因緣身苦故,起四無色定。為佛道故,修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。是法,亦自行,亦教人;以是福德道法,於眾生中展轉相教,常在世間。   今當說是諸善法果報:生剎利大姓乃至三寶出現於世;如先義中說。 【本願】[[發願]] 【正念】[[不生難心苦心]],[[眾生易度]] 【六道】[[度三惡道]],[[為天説法]] 【利益】[[因菩薩有善法]],[[因菩薩有樂]] 【譬喻】[[樹喻]] 【聖行】[[如幻師]],[[安立性空中]],[[住空法中說法]],[[用空度眾生]],[[等法中度眾生]] 【現佛身】[[相好四人]] 【勝義】[[無眾生可度]] 【對比】[[度眾三障]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