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施具足滿
【論】卷12〈序品 1〉: 問曰: 云何名「具足滿」?
答曰: 如先說,菩薩能一切布施,內外大小,多少麁細,著不著,用不用,如是等種種物,一切能捨,心無所惜;等與一切眾生,不作是觀:「大人應與,小人不應與;出家人應與,不出家人不應與;人應與,禽獸不應與。」於一切眾生平等心施,施不求報;又得施實相。是名具足滿。 亦不觀時,無晝無夜,無冬無夏,無吉無衰,一切時常等施;心無悔惜,乃至頭目髓腦,施而無悋。是為具足滿。 復次,有人言:菩薩從初發心,乃至菩提樹下三十四心,於是中間,名為布施具足滿。 復次,七住菩薩得一切諸法實相智慧,是時,莊嚴佛土,教化眾生,供養諸佛,得大神通。能分一身作無數身,一一身皆雨七寶、華香、幡蓋,化作大燈如須彌山,供養十方佛及菩薩僧;復以妙音讚頌佛德,禮拜供養,恭敬將迎。 復次,是菩薩於一切十方無量餓鬼國中,雨種種飲食、衣被,令其充滿;得滿足已,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 復至畜生道中,令其自善,無相害意,除其畏怖,隨其所須,各令充足;得滿足已,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 於地獄無量苦中,能令地獄火滅湯冷,罪息心善,除其飢渴,得生天上、人中;以此因緣故,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 若十方人,貧窮者給之以財,富貴者施以異味異色,令其歡喜;以此因緣故,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 若至欲天中,令其除却天上欲樂,施以妙寶法樂,令其歡喜;以此因緣故,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 若至色天中,除其樂著,以菩薩禪法而娛樂之;以此因緣故,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 如是乃至十住,是名檀波羅蜜具足滿。 復次,菩薩有二種身:一者、結業生身,二者、法身。是二種身中,檀波羅蜜滿,是名具足檀波羅蜜。(中略:生身菩薩布施滿,法身菩薩布施滿)
復次,檀有三種:一者、物施,二者、供養恭敬施,三者、法施。 是三種施滿,是名檀波羅蜜滿。 \{\{983D0D53.jpg\}\} (中略)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,不可得故,名為檀波羅蜜具足滿。 復次,若菩薩行檀波羅蜜,能生六波羅蜜,是時,名為檀波羅蜜具足滿。
【相關】無相具足布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