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諦說佛
【論】卷99〈曇無竭品 89〉: 問曰: 摩訶般若波羅蜜,於佛法大乘六波羅蜜中第一法;若無佛,則無說般若者。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形好、十力、四無所畏等色、無色法等淨妙五眾和合,是故名為佛。如五指和合名為拳,不得言無拳;名字既異,形亦異,力用亦異,不得言無拳。是故知有佛。 答曰: 不然!佛法中有二諦:世諦、第一義諦。世諦故言:「佛說般若波羅蜜」;第一義故說:「諸佛空,無來無去」。 如汝說:「清淨五眾和合故名為佛。」若和合故有,是即為無。如經中佛自說因緣:「五眾非佛,離五眾亦無佛,五眾不在佛中,佛不在五眾中,佛非五眾有。」 何以故?五眾是五、佛是一,一不作五、五不作一。又五眾無自性故,虛誑不實;佛自說:「一切無誑法中,我最第一。」是故五眾不即是佛。 復次,若五眾即是佛,諸有五眾者,皆應是佛。
問曰: 以是難故,我先說第一清淨五眾、三十二相等名為佛。 答曰: 三十二相等,菩薩時亦有,何以不名為佛?
問曰: 爾時雖有相好莊嚴身,而無一切種智;若一切種智在第一妙色身中,是即名為佛。 答曰: 「一切種智」,般若中說是寂滅相、無戲論;若得是法,則名無所得,無所得故名為佛,佛即是空。如是等因緣故,五眾不得即是佛。 離是五眾亦無佛。所以者何?離是五眾,更無餘法可說;如離五指更無拳法可說。(中略)
佛不在五眾中,五眾不在佛中。何以故?異不可得故。若五眾異佛者,佛應在五眾中,但是事不然。 佛亦不在五眾。所以者何?離五眾無佛,離佛亦無五眾。譬如比丘有三衣鉢故,可得言有;但佛與五眾不得別異,是故不得言佛有五眾。 如是五種求佛不可得故,當知無佛;佛無故無來無去。
問曰: 若無佛,即是邪見,云何菩薩發心求作佛? 答曰: 此中言「無佛」,破著佛想,不言「取無佛想」。若有佛尚不令取,何況取無佛邪見!
【屬於】二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