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眾生心所趣向
【經】卷28〈序品 1〉 「欲知一切眾生意所趣向,當學般若波羅蜜!」
【論】 問曰: 六通中已說「知他心通」,今何以重說? 答曰: 知他心通境界少,但知欲界、色界現在眾生心心數法,不知過去、未來及無色界眾生心心數法。 凡夫通,於上四禪地,隨所得通處已下,遍知四天下眾生心心數法。聲聞通,於上四禪地,隨所得通處已下,遍知千世界眾生心心數法。辟支佛通,於上四禪地,隨所得通處已下,遍知百千世界眾生心心數法。上地鈍根者,不能知下地利根者心心數法。凡夫不知聲聞心心數法,聲聞不知辟支佛心心數法,辟支佛不知佛心心數法。以是故說:「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,當學般若波羅蜜。」
問曰: 以何智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? 答曰: 諸佛有無礙解脫,入是解脫中,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。 諸大菩薩得相似無礙解脫,亦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。 新學菩薩欲得是大菩薩無礙解脫及佛無礙解脫,以此無礙解脫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。 大菩薩欲得佛無礙解脫,以是故,雖已說「知他心通」,更說「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,當學般若波羅蜜」。
問曰: 「心所趣向」,心為去?為不去?若去,此則無心,猶若死人。若不去,云何能知?如佛言:「依意緣法,意識生。」意若不去,則無和合! 答曰: 心不去、不住而能知。如《般若波羅蜜》中說「一切法無來無去相」,云何言「心有來去」?又言「諸法生時無所從來,滅時無所去」,若有來去,即墮常見。 諸法無有定相,以是故,但以內六情、外六塵和合生六識,及生六受、六想、六思。以是故,心如幻化,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;無有知者,無有見者。
如〈歎摩訶衍品〉中言:「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有不虛誑者,佛不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;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虛誑,無來無去故,佛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。」 譬如比丘,貪求者不得供養,無所貪求則無所乏短。心亦如是,若分別取相,則不得實法;不得實法故,不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。若不取相、無所分別,則得實法;得實法故,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,無所罣礙。 \{\{82825B50.jpg\}\}
問曰: 一切眾生諸心可得悉知不?若悉知,則眾生有邊;若不知,何以故說「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」?云何佛有一切種智? 答曰: 一切眾生心心數法可得悉知。何以故?如經中說:「一切實語中,佛最第一。」若不能悉知一切眾生心得其邊際者,佛何以言「悉知」?亦不名一切智人!而佛語皆實,必應實有一切智人。 復次,眾生雖無邊,一切種智亦無邊,譬如函大蓋亦大。若智慧有邊,眾生無邊者,應有是難;今智慧及眾生俱無邊故,汝難非也! 復次,若言「有邊、無邊」,此二於佛法中是置答;是十四事虛妄無實無益故,不應以為難。
【相關】知眾生心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