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智度論辭典:無諍三昧

無諍三昧

【論】卷17〈序品 1〉:
  「無諍三昧」者,令他心不起諍,五處攝:欲界及四禪。
\n【論】卷43〈行相品 10〉:
  若菩薩能行是百八三昧等諸陀羅尼門,十方諸佛皆與授記。所以者何?是菩薩雖得是諸三昧,實無諸憶想分別我心故;亦不作是念:「我當入是三昧,今入、已入,我當住是三昧,是我三昧。」以是心清淨微妙法不著故,諸佛授記。
  爾時,舍利弗還以空智慧難須菩提言:「菩薩住是三昧,取是三昧相,得授記耶?」
  須菩提言:「不也!何以故?三事不異故:般若不異三昧,三昧不異般若;般若不異菩薩、三昧,菩薩、三昧不異般若;般若、三昧即是菩薩,菩薩即是般若、三昧。若三昧、菩薩異者,諸佛授其記,不異故無授記。」
  舍利弗復問:「若爾者,三昧及一切法平等不異?」
  須菩提言:「諸菩薩有諸法等三昧,入是三昧中,諸法無異。」
  復次,如先說,於諸三昧不作憶想分別,覺與不覺,諸三昧自性無所有故,菩薩不知不念。
  佛以須菩提自未得是三昧,而善說菩薩微妙三昧、陀羅尼,般若波羅蜜中不念不著,是故讚言:「善哉!我說汝得無諍三昧第一,如我所讚不虛。」
\n【相關】無諍須菩提巧說空\n【三昧】攝一切有諍無諍三昧
  • 大智度論辭典/無諍三昧.txt
  • 上一次變更: 2025/06/30 11:47
  • 127.0.0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