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甚深法
【論】卷15〈序品 1〉:
復次,菩薩於一切法,知一相無二。
(⑴破異不著一,⑵破一不著異)
⑶復次,菩薩雖未得無漏道,結使未斷,能信無漏聖法,及三種法印:一者、一切有為生法無常等印,二者、一切法無我印,三者、涅槃實法印。
得道賢聖人,自得自知;菩薩雖未得道,能信能受,是名法忍。
⑷復次,於十四難不答法中,有常、無常等,觀察無礙,不失中道,是法能忍,是為法忍。(中略)
復次,菩薩欲作一切智人,應推求一切法,知其實相;於十四難中不滯、不礙,知其是心重病,能出、能忍,是名法忍。
⑸復次,佛法甚深,清淨微妙,演暢種種無量法門,能一心信受,不疑、不悔,是名法忍。
如佛所言:「諸法雖空,亦不斷,亦不滅;諸法因緣相續生,亦非常;諸法雖無神,亦不失罪福。」一心念頃,身諸法、諸根、諸慧,轉滅不停,不至後念;新新生滅,亦不失無量世中因緣業。諸眾、界、入中皆空無神,而眾生輪轉五道中受生死。
⑹如是等種種甚深微妙法,雖未得佛道,能信能受不疑、不悔,是為法忍。
⑺復次,阿羅漢、辟支佛畏惡生死,早求入涅槃;菩薩未得成佛,而欲求一切智,欲憐愍眾生,欲了了分別知諸法實相,是中能忍,是名法忍。
問曰:
云何觀諸法實相?
答曰:
觀知諸法無有瑕隟,不可破、不可壞,是為實相。
問曰:
一切語,皆可答、可破、可壞,云何言「不可破壞,是為實相」?
答曰:
以諸法不可破故,佛法中一切言語道過,心行處滅,常不生不滅,如涅槃相。何以故?若諸法相實有,不應無;若諸法先有今無,則是斷滅。
⑻離諸法常、無常見。
如是一切除却,信佛法清淨不壞相,心不悔、不轉,是名法忍。
⑼離有見、無見
⑽復次,禪定力故,心柔軟清淨,聞諸法實相,應心與會,信著深入,無疑無悔。所以者何?疑、悔是欲界繫法,麁惡故不入柔軟心中,是名法忍。
⑾復次,智慧力故,於一切諸法中種種觀,無有一法可得者;是法能忍、能受,不疑、不悔,是名法忍。
⑿復次,菩薩思惟:「凡夫人以無明毒故,於一切諸法中作轉相——非常作常想,苦作樂想,無我有我想,空謂有實,非有為有,有為非有,如是等種種法中作轉相。得聖實智慧,破無明毒,知諸法實相。」得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智慧,棄捨不著,是法能忍,是名法忍。

⒀復次,觀一切諸法,從本已來常空,今世亦空,是法能信、能受,是為法忍。
問曰:
若從本已來常空,今世亦空,是為惡邪,云何言法忍?
答曰:
若觀諸法常畢竟空,取相心著,是為惡邪見;若觀空不著,不生邪見,是為法忍。如偈說:\n 「諸法性常空, 心亦不著空;\n 如是法能忍, 是佛道初相。」
。

如是等種種入智慧門,觀諸法實相,心不退、不悔,不隨諸觀,亦無所憂,能得自利、利他,是名法忍
復次,菩薩於一切法,知一相無二。
(⑴破異不著一,⑵破一不著異)
⑶復次,菩薩雖未得無漏道,結使未斷,能信無漏聖法,及三種法印:一者、一切有為生法無常等印,二者、一切法無我印,三者、涅槃實法印。
得道賢聖人,自得自知;菩薩雖未得道,能信能受,是名法忍。
⑷復次,於十四難不答法中,有常、無常等,觀察無礙,不失中道,是法能忍,是為法忍。(中略)
復次,菩薩欲作一切智人,應推求一切法,知其實相;於十四難中不滯、不礙,知其是心重病,能出、能忍,是名法忍。
⑸復次,佛法甚深,清淨微妙,演暢種種無量法門,能一心信受,不疑、不悔,是名法忍。
如佛所言:「諸法雖空,亦不斷,亦不滅;諸法因緣相續生,亦非常;諸法雖無神,亦不失罪福。」一心念頃,身諸法、諸根、諸慧,轉滅不停,不至後念;新新生滅,亦不失無量世中因緣業。諸眾、界、入中皆空無神,而眾生輪轉五道中受生死。
⑹如是等種種甚深微妙法,雖未得佛道,能信能受不疑、不悔,是為法忍。
⑺復次,阿羅漢、辟支佛畏惡生死,早求入涅槃;菩薩未得成佛,而欲求一切智,欲憐愍眾生,欲了了分別知諸法實相,是中能忍,是名法忍。
問曰:
云何觀諸法實相?
答曰:
觀知諸法無有瑕隟,不可破、不可壞,是為實相。
問曰:
一切語,皆可答、可破、可壞,云何言「不可破壞,是為實相」?
答曰:
以諸法不可破故,佛法中一切言語道過,心行處滅,常不生不滅,如涅槃相。何以故?若諸法相實有,不應無;若諸法先有今無,則是斷滅。
⑻離諸法常、無常見。
如是一切除却,信佛法清淨不壞相,心不悔、不轉,是名法忍。
⑼離有見、無見
⑽復次,禪定力故,心柔軟清淨,聞諸法實相,應心與會,信著深入,無疑無悔。所以者何?疑、悔是欲界繫法,麁惡故不入柔軟心中,是名法忍。
⑾復次,智慧力故,於一切諸法中種種觀,無有一法可得者;是法能忍、能受,不疑、不悔,是名法忍。
⑿復次,菩薩思惟:「凡夫人以無明毒故,於一切諸法中作轉相——非常作常想,苦作樂想,無我有我想,空謂有實,非有為有,有為非有,如是等種種法中作轉相。得聖實智慧,破無明毒,知諸法實相。」得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智慧,棄捨不著,是法能忍,是名法忍。

⒀復次,觀一切諸法,從本已來常空,今世亦空,是法能信、能受,是為法忍。
問曰:
若從本已來常空,今世亦空,是為惡邪,云何言法忍?
答曰:
若觀諸法常畢竟空,取相心著,是為惡邪見;若觀空不著,不生邪見,是為法忍。如偈說:\n 「諸法性常空, 心亦不著空;\n 如是法能忍, 是佛道初相。」


如是等種種入智慧門,觀諸法實相,心不退、不悔,不隨諸觀,亦無所憂,能得自利、利他,是名法忍